|
22日,胡錦濤主席在北京京西賓館會見解放軍和武警部隊出席十七大全體代表。新華社 |
中評社香港10月23日電/在21日選舉產生的中共中央204名中央委員中,解放軍有41名高級將領當選。軍事專家分析認為,部隊的“4968後”中將群最為令人矚目。這一年齡段的解放軍高級將領,未來將會擔任更為重要的角色。專家指出,這顯示了胡錦濤主持中央軍委工作以來,軍隊新老交替制度運行更加理性務實,高級領導幹部隊伍更加穩定和充滿活力。
文匯報報道,所謂的“4968後”是目前軍隊流行的一種說法,即1949年後出生,1968年後入伍,現已擔任大軍區以上職務的高級將領,其中,現任中將更引人矚目。解放軍最高軍銜上將一般都從中將中提升。
解放軍這次當選了41名中央委員,與上屆軍隊中委43人員對比,少了2名。41名軍界中委中,17名為連續當選,24張為新面孔。
41名中委 24張為新面孔
專家認為,雖然許多高級將領因年齡、職務變化不能進入中委是自然規律,但透過對名單的研究,仍可發現許多值得關注的特點。
未能連續當選十七屆中委的十六屆中委中,有26名高級將領。其中,包括72歲的現任中央軍委副主席兼國防部長曹剛川、68歲的中央軍委委員喬清晨,已到任職最高年齡而免職的原副總長錢樹根、總政副主任唐天標、總後政委張文台、總裝副政委李棟恆,海軍原司令石雲生、政委楊懷慶、副司令沈濱義,瀋陽軍區司令錢國梁、政委姜福堂,北京軍區司令朱啟,蘭州軍區司令李乾元、南京軍區政委雷鳴球,廣州軍區政委劉書田、成都軍區司令王建民、政委楊德清、副司令兼西藏軍區司令蒙進喜,二炮政委隋明太、國防大學政委趙可銘、軍科政委溫宗仁。以及即將到年齡退職的總後副部長孫志強、武警副司令陳傳闊,職務發生變化的有現任副總長劉鎮武。
年事已高 26將領未能連任
對此,專家指出,這顯示了胡錦濤主持中央、軍委工作以來,軍隊高級領導人的調整使用更加規範嚴格,年齡上“一刀切”、“一把尺子”的運作標準得到了充分貫徹和體現,軍隊高級領導幹部隊伍更加穩定和充滿活力。
由於建國前出生的高級將領相繼退出中委,其衍生的變化是,一批1949年後出生、1968年後參軍的高級將領脫穎而出,當選為新中委,被稱為“4968後”現象。如新任總裝備部長常萬全、瀋陽軍區司令張又俠、北京軍區司令房峰輝、南京軍區政委陳國令、廣州軍區政委張陽,成都軍區司令李世明、政委張海陽,軍科院長劉成軍、政委劉源,海軍副政委劉曉江等,都是1949年後出生或1968年參軍的。這些將領雖然實際參與戰爭的經歷不足,但經歷過“文革”和改革開放考驗,知識面寬,帶兵能力強,對指揮信息化戰爭有深刻研究,比較年輕。他們當選為中委後,對加強黨中央對軍隊的掌控,提高軍隊遂行胡錦濤提出的新的歷史使命將有更好的作用。
地區分佈 日趨於均衡合理
在十六屆中委中,空軍有4名,海軍、南京軍區和武警有3名,而各戰區相對少一些。新的中委,四總部副職和各大軍區、軍兵種及武警均為兩名,兼顧了各個方面。西藏軍區司令董貴山和新疆軍區政委田修思進入中委,便於中央委員會深入了解邊遠民族地區軍事工作情況,有利於加強民族團結和反分裂、反恐工作。尤其是在新一屆中委中,有9名高級將領在南京軍區擔任過要職、精通和熟悉對台軍事作戰,如被內定為下一屆國防部長的梁光烈、總參謀長陳炳德、副總參謀長馬曉天、總政副主任劉永治、海軍司令吳勝利、空軍司令許其亮、南京軍區司令趙克石、政委陳國令,蘭州軍區政委李長才等。
專家分析說,這既說明了軍事鬥爭準備的前沿地帶是高級將領成長的搖籃,也表明了中央委員會未來幾年在反“台獨”方面的人力和智力布局。
遏制“台獨” 人才智力傾斜
時任十六屆中委的現任副總長馬曉天、空軍司令許其亮、二炮司令靖志遠都分別任軍區空軍司令和二炮參謀長,為副大軍區級職務。時隔一屆,他們都提升在更為重要的關鍵崗位上。這次由於年齡的原因,海軍政委胡彥林沒有進入中委,而作為副政委的劉曉江選為中委,接班的趨勢十分明顯。
專家表示,面對軍委組成人員中總部將領多數超過65歲,人們有理由對下一步的調整意向和人選充滿關注和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