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10月27日電/時事評論員陳子帛今天在新加波《聯合早報》上發表文章,文中提及,中共十七大閉幕後,對于這次會議以及胡錦濤在政治報告中有關兩岸關系的政策闡述,台灣朝野以及主流媒體分別作出了立場迥异的評價和回應,或者一如既往地視之爲“了無新意”,或者輕蔑地予以嚴詞拒絕,真正負責任作出深度研判和解讀的不多。之所以不多或者簡單草率,幷不是對這位龐然大物的鄰居視而不見,而是因爲台灣選舉動員造勢已經啓動。
文中道,基于政治選舉的需要,民進黨必須隨時將大陸的任何政治話語和姿態作爲假想敵,進而煽動更多民粹式的仇恨心態。而早已展示出志在必得的國民黨以及泛藍陣營,也基于自身政治利益和選舉動員的需要,難以對胡錦濤的對台政策訴求和最新立場表述作出客觀的回應。但在極少數台灣學者的觀察中,他們對中共對台政策以及胡錦濤在處理兩岸關系問題上的决策思考方向和基本特色,依然有接近客觀的評價和分析。
和諧世界理念下的對台政策
作者援引戰略學者林中斌的基本判斷中共未來的外交政策,指中共在外交上對美政策是合作壓倒對抗,對日則是進一步深化和解,對台則采取軟明硬暗、軟多硬少。在對台問題上展現了更多的自信。這一點觀察,在楊開煌的文章中也有進一步闡述,認爲從對台政策的角度來看,十七大是從容不迫的十七大。所謂“從容不迫”,指的是中共似乎開啓了“柔性反獨”的新作爲,它包括了共同反獨、和平反獨、戰略反獨,真正的變化有四點:即“以法律穩定性代替政策隨意性”,“建構布局以邊緣化台獨影響”,“强化軟實力對抗去中國化”以及“用統一過程化取代統一目的化”。
兩位學者,一位曾經擔任台灣“陸委會副主委,國防部副部長”,一位則長期研究觀察大陸問題和兩岸關系,在九十年代“國統會”成立之初,亦曾擔任研究委員,是台灣重要政治智庫學者之一,他們的分析觀察幷不一定是當下台灣社會的主流意見,却也顯得冷峻和客觀。
胡錦濤這一次八百多字的兩岸關系政策立場闡述,對持續了半個多世紀中共對台政策,是一種實質上的代際傳承,亦是對過去三十年鄧六條,江八點的延續,也是根據目前兩岸關系新情勢的變化發展作出了更新的發展,對于其中的新意和內涵坊間也有很多的詮釋和解讀。從根本意義上來看,十七大是中國大陸“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新時期的奠基。在這個大背景之下來透視未來一個曆史時期的兩岸關系互動和願景,也許我們還可以站得更高些,看得更遠些,獲得的啓示也會更深些。
任何一個政治觀察家,只要不帶有政治偏見,自然會注意到中共十七大已將“科學發展觀”、“和諧社會”納入黨綱中,以人爲本構成了中共當局未來一個時期施政理念的根本。這些理念順應了世界潮流,和現代政治文明以及普世價值是接軌和吻合的。兩岸關系互動以及解讀中共對台政策,需要放置在這個大框架之下,如果只是孤立地看待這次政策宣示的影響和意義,很難觸摸到胡錦濤時代對台政策的變化和調整。
陳水扁無法突破中美防綫
文中指,人們都注意到,胡錦濤的對台政策表示,沒有和平統一的時間表,也沒有十六大政治報告中“不允許無限期拖延”的斷然話語,甚至沒有對最近一段時間台灣的“入聯公投”、“返聯公投”作任何表態性的發言。這一點和曆次對台政策發言顯然也是有區別的,顯見北京的對台政策决策以及具體運行,和過往相比更具有章法和規則,决不隨扁起舞,更不願意成爲台灣內部政治情勢發展演變中借題發揮的把柄。這種穩健和成熟,也是對過去將近二十多年來涉台系統隊伍建設的一次成果的驗收和能力的檢視。
陳子帛認為,在對台政策話語表述上,胡錦濤這次的立場宣示亦顯見細膩,尤其是使用了諸多台灣民衆耳熟能詳的表達方式,諸多“中國是兩岸同胞的共同家園”,“十三億大陸同胞和2300萬台灣同胞是血脉相連的命運共同體”,“協商正式結束兩岸敵對狀態,達成和平協議,構建兩岸和平發展框架,開創兩岸關系和平發展新局面”等等,和平是主流話語和政策陳述的關鍵詞。可以看出,過往的那種溢于言表的居高臨下不見了,對台政策訴求被評價爲“以柔克剛、柔性反獨”,這是較爲中肯的評價。
柔性訴求、中性表達,把和平發展作爲主旋律,是和其對內對外大政方針的原則精神吻合的。很顯然,在構建了對台獨極端勢力的國際戰略包圍圈以及銜接和呼應了美國近年來不斷提出的“中程協議”之後,胡錦濤和中共對台當局成功地在國際社會營造了一個具有善意和誠意的和平形象。被限定在一個嚴格的政治圈內,不斷推動“入聯公投”,沖撞刺激中共以及美國的極限和紅綫的“陳水扁們”,似乎還找不到破解的法門。
爭取和解、共榮雙贏的曙光
文中指,北京的對台政策試圖更接近台灣的客觀現實,也更努力使自己的政策訴求獲得來自台灣更理性和友善的回應,但至今爲止成效似乎不佳。朝野兩大陣營沉湎于選戰和民粹狂熱之中,無法對大陸的理性和柔性訴求稍作冷靜的看待。加之台灣主流媒體對胡錦濤以及中共十七大的報道篇幅甚少,很難在選舉年中獲得更多社會面的關注。
對于任何“預設前提”的兩岸政治談判,無論是民進黨,還是國民黨,都無法接受。問題的症結點在于如何看待“中華民國”的存在和定位,這也使得來自台灣社會各界的反應,顯得稀少疏落。在一個人爲的或者有意無意形成的資訊封閉系統里,關于大陸的新聞在媒體上幷不占有相對的優勢和比重。由于資訊的相對封閉和不完全,很難期待台灣社會各界作出更多理性的思辨。
從胡錦濤今次的對台政策立場表述中,我們還可以發現,大陸對台當局對台灣實際情况的掌握和把握已有長足的進步。政治危機的確存在。但在中美兩國已達成共識幷嘗試共同進行危機處理之後,北京對更多的危機表象以及潜伏的危機,均有接近客觀事實的掌握和判斷。在兩岸政治博弈過程中,這是難得一見的景象。或許,從這種政治文明的進步中,我們也可以看到未來兩岸關系爭取和解、和平共存、共榮雙贏的一絲曙光。
台灣《中國時報》曾以“多一點人性,少一點鬥爭”爲題發表社論,期待“以人爲本”也能成爲中共對台政策的理論核心,多一點人性,少一點鬥爭,找出兩岸和解的最大公約數。
文章總結道,既然把和平與發展作爲主旋律,我們更期待在未來的兩岸關系互動中,也能獲得“以人爲本,冀望民心”的另一次感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