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嫦娥一號”升空,顯示中國已經以自己創造性的先進科研技術和整體實力,昂首挺進世界空間俱樂部。 |
中評社香港10月28日電(評論員 張沐)中國剛剛發射的“嫦娥一號”人造月球衛星,對月球實施全方位探測,它既是中國航太史上的又一座里程碑,更將對世界探月史作出獨特貢獻。尤其引人矚目的是,“嫦娥一號”將採用幾項中國獨有的先進技術,全方位拍下月球,從而製成世界上首幅完整細緻的立體月球地圖。
中國嫦娥工程首席科學家歐陽自遠院士談到,“中國探月起步晚,但起點要高;既與國際接軌,又要緊密結合國情”除了一定要立足自己的能力外,必須結合國際的發展趨勢和實際況,要有前瞻性、創新性和可行性。首先要編制一個中國月球探測長遠的發展規劃並制定第一次月球探測具體的實施方案和研製總要求。要揚長避短,要篩選最重要、有特色、有創新的項目。不但我們做,估計後來的國家也會做。2002年中國公佈了首次繞月探測的科學目標,後幾年印度和美國相繼公佈了他們繞月探測的目標,和我們基本一致。
據悉,發射“嫦娥一號”有四大科學目標:第一個目標是做一個月球三維立體地圖,前人做的地圖有很多空隙,南北極沒有完全覆蓋到,而且大多不是立體圖,為此要做一個覆蓋全月球的最高級的立體圖。第二個目標是月球的礦產資源,所包含的元素、成分、分佈,對研究月球的起源和演化都有很重要的意義。關於元素,美國做了5種,中國力爭做14種。第三個目標是人類需要一種終極的能源,石油、天然氣、煤炭遲早都要耗光,氦-3是可控核聚變的第二代燃料,地球上的資源嚴重匱乏,而月球上的資源幾乎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所以要做的就是探測全月球月壤層的厚度並反演氦-3的資源量和分佈。中國已經過一兩年的論證,認為是可以實現的。國際上對這個目標很關注,現在美國和歐洲也在考慮做。第四個目標是探測日-地-月空間的環境,這是中國第一次探測距離地球40萬千米範圍內的空間環境,也是一項基礎性的工程。
歐陽自遠承認,上世紀的月球探測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主要是美國和蘇聯。蘇聯第一次實現了繞月飛行,第一次發射了月球著陸器和月球車,第一次無人從月球自動取樣返回,第一次拍到了月球背面的照片……月球地名有一半都是他們命名的。美國 “阿波羅”計畫的實現是人類的偉大壯舉,人類的足跡踏上了另外一個星球,我認為是美國科學家、美國人民對世界做出的一大貢獻。他們取得了很大的經濟效益和科技效益,投入產出比是1:14,不僅產生了3000多種應用技術成果,還帶動了世界20多年科技的發展和工業的繁榮。月球探測帶動了學科的交叉滲透與創新發展、高新技術的突破與推廣應用、經濟的繁榮和社會的進步。
然而,由於受到當時技術水準的限制,大多的月球地圖都是平面的。最近才開始做三維影像圖,但留有不少空白區,特別是兩極地區覆蓋不完全,這是因為那裏的日照角非常低,難以成像。可以說,20世紀50年代中期以後,美蘇之間展開了一場為月球拍照片的競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