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11月1日電/馬來西亞《星洲日報》刊登評論文章指出,石油被譽為黑色黃金,工業的血液,為世界3大重要天然能源之一,被視為現代經濟發展與騰飛的血脈。
近年來,隨著亞洲經濟的騰飛,石油需求有增無減,同時又由於石油的不可再生性和它與眾多行業的巨大關聯性,油價的不斷上升,給世界經濟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國際原油價格漲潮勢如破竹,突破100美元水平是指日可待,全球經濟包括馬來西亞也難免受影響,可以預見到是在兩個月後,踏入明年時政府將會通過調高石油價格來減少補貼,以減輕國庫的壓力。
政府在今年首8個月就承擔160億令吉的燃油補貼,並隨著油價的上漲,補貼的數額將持續增加,由於首相阿都拉曾保證在今年內不再調高石油價格,所以國民尚能享受低油價至今年底為止,在迎接2008年到來時,大家應作好心理準備,燃油價格將會大幅度上漲。
好比鄰國新加坡剛調整汽油的零售價後逼近每公升2元的高價位,現在每公升賣1.96元(約4令吉50仙)。如果大馬的燃油價格也向新加坡或泰國看齊的話,可以想像的是,低收入人民的生活將越來艱苦。
文章說,石油價格的節節攀升,會直接或間接地導致企業生產成本的上升和政府財政支出的增加,取消或減少石油補貼,儘管這可改善收支狀況,但將導致通膨壓力的加大。為了應對通膨,國家銀行加息行動勢必難免,屆時將對私人企業界形成巨大沖擊,商家肯定把增加的成本負擔轉嫁給消費人,受苦的最終還是老百姓。
提高燃油價格給國內物價帶來了上漲壓力,那是無可避免的,要減低油價上漲帶來的衝擊,得視石油補貼政策,相信政府並不會全面停止補貼,為了人民利益著想,補貼是必然措施,只是如何達致在不增加國庫壓力,而又為人民所接受的燃油價格,十分考當局的智慧。
面對國際油價飆升對大馬經濟的影響,我們應採取綜合性、前瞻性、戰略性措施,積極應對這一挑戰,保障國家經濟持續發展。政府與企業界應該意識到,必須加速工業化進展,儘快調整工業結構,轉變增長方式,才能減輕國際石油價格上漲對我國經濟的負面影響。這雖然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但應是儘快努力實現的目標。
在注重發展生物柴油的同時,政府也應該善於利用水力、太陽能與風力來發電,以減少對石油的依賴,並可維護環保。而人民也應改變態度,大力響應共車計劃以及多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這才可抵消石油價格上漲帶來的負面效應。
文章表示,石油價格迭創新高,中東主要產油國資產水漲船高,每天有10多億美元進帳,錢淹腳目。這些國家開始全球大規模投資,積極進軍非石油產業,大馬應借著此良機,積極拉攏中東國家的大企業前來投資,以促進國家的經濟發展,製造更多就業機會,減少因失業引發的連串社會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