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旦各方風向不對,風聲趨緊,陳水扁就會迅速變成縮頭烏龜,暫時收斂自己的行動。 |
中評社香港11月5日電/香港大公報今日刊發鄧清波文章說,陳水扁的“妥協性”具有很大的狡猾性,每一次都把話說得很絕,很激進,這一切都不過是在試探:一旦各方麻痹大意,他就會得寸進尺;反之,一旦風聲趨緊,他就會暫時收斂。“假妥協真挑釁”是陳水扁的本質。
哲人云:“性格決定命運。”文章指,對於那些佔據了重要職務的政客來說,性格不僅決定他們自己的命運,還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千百萬百姓的命運。所以,研究政客的性格,乃是現代政治學所必不可少的任務。
文章說,有關陳水扁的性格,各種論述已經很多。此公上躥下跳,好發驚人之語,行動乖張,反覆無常,其性格自然令人側目。而最近幾件事情,暴露了其性格中“妥協性”的一面。
最後關頭作出妥協
一是民進黨政府舉辦的“入聯路跑”活動,因為沒有申請引發的爭議。當時台北市政府態度明朗,表示對非法集會遊行將嚴格執法,而民進黨開始拒絕申請,陳水扁的態度更是十分強硬,公然叫囂自己會帶頭跑,要台北市長郝龍斌“夠膽就來抓”。雙方矛盾一觸即發,充滿懸念,但23日,由台灣的路跑協會突然提出集會申請,台北市迅速批准,使得雙方爭議獲得妥善解決,所有懸念一夕瓦解。顯然,在這一過程中,最後關頭,陳水扁作出了一定的“妥協”。
二是台灣“雙十節”機會,紅衫軍準備鬧場。當時,陳水扁也是態度十分囂張,公然宣稱,對敢於前來鬧場的紅衫軍將“來一個抓一個”。紅衫軍表示絕不退讓,雙方也是劍拔弩張,充滿懸念。最後,紅衫軍方面由施明德單刀赴會,人們等著看陳水扁方面將如何處理。不料,這事最終也是“虎頭蛇尾”,並沒有鬧出什麼大的風波,不過是把施明德請上觀禮台了事,一方沒有鬧場,一方也沒有真正“來一個抓一個”。陳水扁後來自爆:是他主動邀請施明德參加“雙十”禮。可見,這次陳水扁又作出了一定的“妥協”。
政客本色見機行事
三是民進黨前主席游錫堃提出“正常國家決議文”,推動“急獨”,主張將“國家正名為台灣”。這個東西從一提出來就在民進黨內引起很大爭議,最終能否獲得通過也是充滿懸念。從本質上來說,游錫堃的這一主張迎合少數極端“台獨”勢力的心意,有利於挑釁大陸引發民意動盪,也可謂是正中陳水扁下懷。但陳水扁最終卻作出了“折衷”,將“國家正名為台灣”改成“早日完成正名制憲”,迴避了敏感字眼,使之前的懸念再次有驚無險地消除,這似乎又暴露了陳水扁在相關議題上作出了一定的“妥協”。
文章指出,這三次事件,每一次都因為充滿懸念而成為媒體和有關各方關注的焦點,達到了成功引起民眾關注、挑釁大陸、激發深綠民意的目的,每一次的行動開始民進黨、陳水扁的立場都相當偏激、強硬,充滿挑釁性。但到最後,由陳水扁親自操刀或者由他默許,陳水扁都作出了一定的“妥協”,反映了作為政客,他的性格中確實具有“妥協性”的一面。如果聯繫到以前陳水扁的種種表現,當可發現陳水扁更多“妥協”的地方,譬如說剛剛上台執政時宣布“四不一沒有”、百萬紅衫軍要求他倒台時宣布“權力下放”,在美國壓力下變“廢統”為“終統”等等,有些只是言辭上的“妥協”,有些則伴隨著相應的行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