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松山機場存廢的問題,藍綠陣營一直各有主張,早在2002年的台北市長選舉時,問題就被挑起。 |
中評社台北11月8日電(記者 李仲維分析報道)台灣“行政院”放寬松山機場南面3公里範圍內水平面的建築物高度限制,僅管台灣民航局長張國政解釋,新政策對飛安不會造成影響;但從另一角度觀察,這項新措施背後的演變,可能因機場存廢問題,進而令馬英九的兩岸直航政策“破功”。
“行政院”釋放這項政策利多,從表面上觀察,可以改變機場附近的都市景觀及台北市都市發展,激刺房地產價值,但有房地產仲介業者,卻認為拉高房價的關鍵,在於整座松山機場遷走與否的問題。
房仲業者就認為,當地飛機起降噪音影響住戶安寧,而且現在緊臨松山機場附近的區塊,多是一些修車廠、老舊公寓;如果機場不遷走,建商要蓋高級住宅並拉高房價,有其困難,若改建一般中等價位住宅,那對建商而言,獲利空間就十分有限。換言之,機場存廢才是關鍵。
松山機場存廢的問題,藍綠陣營一直各有主張,早在2002年的台北市長選舉時,問題就被挑起。當時民進黨市長候選人李應元主張,遷走機場,改建親水公園,增加台北市的綠地。06年市長改選,候選人謝長廷也提出相同主張。
但國民黨候選人,不是02年的台北市長馬英九,還是06年現任市長郝龍斌,都指出松山機場的交通運輸功能性,並藉由世界各國大都市的發展,指出對首善之都的重要性,以及主張變成直航機場的規劃;甚至在成為直航機場前,可做為往來港澳(香港、澳門)的定點機場。
然而,真正可以決定松山機場去留問題的政府部門,並非台北市政府,而是隸屬於中央的民航局,台北市政府僅可建議,無法為去留問題做出決策。只是民航局之所以遲未遷移松山機場,是因為有不少複雜問題待解決。
一方面是松山機場原為國際機場,而且是桃園國際機場的備用機場;二方面是台灣北部地區,除了桃園機場外,只有松山機場可以容納專飛國際航線的大型班機。此外,要遷移一座機場,勢必要通知世界各國航站及航空公司。
換言之,只要民航局可以解決上述的問題,決定遷移松山機場,馬英九推出台北松山、桃園、台中清泉崗、高雄小港、澎湖馬公、花蓮及台東等七個直航定點機場的訴求,馬上“破功”。
“行政院”放寬松山機場南面建築物高度限制,正好可以激起當地居民對飛航噪音的排斥;地主、建商對都市景觀及都市發展的要求,進而形成強大的民怨與輿論民意,讓民航局重新考慮去留問題,進而影響馬英九直航政策的主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