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外界怎樣評價,看來法國和德國都已經決定重新搭乘美國號機車了。在法國總統薩科齊剛剛結束對美國的訪問後,德國總理默克爾也來到了布希在德克薩斯州的克勞福德牧場。
默克爾也搭美國“車”
據美國媒體報導,美國總統布希11月9日在克勞福德牧場,迎接德國總理默克爾。為了顯示親密關係,布希親自駕車,而默克爾也欣然登車。
布希還在默克爾專機停靠的機場發表演說:“在德克薩斯,如果你邀請某人到你家裏做客,就證明你很尊敬他,並且很歡迎他,這就是我對默克爾總理的感覺。”
在伊朗問題上,賓主共同語言似乎不少。美國指責俄羅斯等國阻撓聯合國對伊朗進行更嚴厲的制裁。默克爾則表示,如果同伊朗就其核問題進行的會談不能產生結果,那麼聯合國安理會就應考慮對伊朗實施更多的制裁。
在阿富汗問題上,默克爾表示,德國準備在應對全球危機的過程中承擔更大的國際責任。顯然,這也是美國希望聽到的。
分析人士認為,法德領導人接連訪美,說明美國和歐洲國家之間的關係正在升溫。這與默克爾的價值觀外交不無關係。
可惜,布希的熱情也是有保留的,他在11月7日說不會支持德國當聯合國常任理事國。
到印度不止談生意
與默克爾美國之行相比,似乎她的印度之旅更值得重視。在訪問美國之前,她剛在10月29日至11月1日對印度進行了為期4天的訪問。這是默克爾擔任總理以來首次訪印。而印度媒體說,這也是默克爾上任以來,在東道國停留時間最長的一次出訪。默克爾對印度的重視可見一斑。
在德印的共同聲明——《戰略與全球夥伴關係》中,德國和印度表明要求改革聯合國安理會,並且“堅決支持對方”爭取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席位。
那麼,默克爾為什麼如此重視印度呢?德國媒體認為,有11億消費者生活在印度次大陸,該地區的經濟增長也很快。因此默克爾率領了30位企業老總去談生意,其中包括漢莎航空的總裁、西門子的首席執行官。但默克爾此行並不局限于談生意。她毫不隱瞞地表示:“印度是重要的國際夥伴。印度是亞洲最大的民主國家,德印雙方有很強的合作空間,印度在許多全球性問題上扮演著重要角色。”
價值觀外交危害大
默克爾稱印度為“亞洲最大的民主國家”顯然是意有所指。8月底,中德關係在默克爾訪華時曾達到一個新的高潮,卻因她9月23日執意會見達賴而面臨一些困難。默克爾有沒有利用印度牽制中國的意圖?她領導的德國聯盟黨已給出了答案。
10月23日,德國聯盟党(基督教民主聯盟/基督教社會聯盟)議會黨團推出了“亞洲戰略”檔,其中建議“德國要增強與印度、日本、澳大利亞等民主國家的關係”,同時要“聯合歐美和亞洲的民主國家來遏制中國崛起所造成的威脅”。
默克爾在訪問印度期間不斷示好,反復強調彼此有“共同的民主價值觀”,而和中俄等國則明顯疏遠。默克爾的價值觀外交顯然已危害到中德關係。
目前,價值觀外交雖引起中德關係緊張,在德國卻還有人捧場。1996年,基民盟黑森州議會黨團主席科赫曾勸時任總理的科爾會見達賴,在權衡利害之後,科爾沒有越過這一底線。這回,科赫已是黑森州州長,在他的慫恿下,默克爾跨越了底線,接見了達賴。一些戴著有色眼鏡看西藏問題的德國媒體自然大聲喝彩。
不瞭解問題複雜性
默克爾之所以大搞價值觀外交,除了有一定的民意支持外,還與她個人的經歷有很大關係。她出生並長期生活在社會主義的東德,但東德的生活經歷並沒給她留下什麼好印象。她對中國宗教事務的複雜性也不瞭解,自然對中國帶有主觀偏見。
另外,默克爾出身于牧師家庭,“宗教情結”比較濃厚,對那些貌似追求“種族獨立和認同的宗教人士”懷有盲目的同情心。早在2005年,她就作為反對黨領袖(基民盟主席)和達賴喇嘛見過面,並聲稱要會見任何“宗教領袖”。
受到有識之士批評
不過,德國也有一些有識之士對默克爾提出了嚴厲批評。這主要是對國際問題有深入認識的外交人士。10月28日,德國外交部長施泰因邁爾就公開批評默克爾“愚蠢的外交政策給德國國家利益造成損失”。
另外,德國的大公司也批評默克爾的對華政策,擔心中德關係變冷會影響他們在中國的生意。
《南德意志報》等德媒體也批評默克爾的外交新思維“非常危險”,很可能在全球“受到強烈道德抵抗”,並削弱其國際領導地位。(來源:青年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