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多黨合作制度中的政治協商
政治協商是中國多黨合作制度的重要內容。中國共産黨就國家重大方針政策和重要事務在决策前和决策執行過程中與各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進行協商,是實行科學决策、民主决策的重要環節,是中國共産黨提高執政能力的重要途徑。經過多年的實踐,中國多黨合作制度中的政治協商形成了兩種基本方式:一種是中國共産黨同各民主黨派的協商;一種是中國共産黨在人民政協同各民主黨派和各界代表人士的協商。
中共中央同各民主黨派中央政治協商的內容主要包括:中國共産黨全國代表大會、中央委員會的重要文件;憲法和重要法律的修改建議;國家領導人的建議人選;關于推進改革開放的重要决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中長期規劃;關系國家全局的一些重大問題;通報重要文件和重要情况幷聽取意見,以及其他需要協商的重要問題等。
中共中央同各民主黨派中央政治協商的主要形式是:中共中央邀請各民主黨派領導人舉行民主協商會,就中共中央將要提出的大政方針進行協商;中共中央主要領導人根據形勢需要,不定期邀請民主黨派領導人舉行高層次、小範圍的談心活動,溝通思想,交換意見;中共中央或中共中央委托有關方面召開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代表人士座談會,通報或交流重要情况,聽取民主黨派提出的政策性建議,或討論某些專題;除會議協商外,民主黨派中央還可就國家大政方針及其他重大問題向中共中央提出書面建議。
中共中央同各民主黨派中央政治協商的主要程序是:中共中央根據年度工作重點,研究提出全年政治協商規劃;協商的議題提前通知各民主黨派中央、無黨派人士,幷提供相關材料;各民主黨派中央組織相關人員閱讀文件,調查研究,對協商議題進行集體研究後,提出意見和建議;在協商過程中充分發揚民主,廣泛聽取意見,求同存异;中共中央認真研究民主黨派中央、無黨派人士提出的意見和建議,對重要意見和建議的采納情况及時進行反饋。
20世紀90年代以來,中共中央加强同各民主黨派的協商,內容不斷充實,程序逐步規範。1990年至2006年底,中共中央、國務院及委托有關部門召開的協商會、座談會、情况通報會達230多次,其中中共中央總書記主持召開74次。近三年來,各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在協商中就《中共中央關于加强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决定》、《中共中央關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若幹重大問題的决定》、《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加强中國共産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建設的意見》等許多重要文件的征求意見稿,全國人大、全國政協領導人選,憲法修改以及立法法、反分裂國家法、監督法、物權法等多部法律文件草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等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中長期規劃,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國家金融體制改革、衛生體制改革和教育體制改革等關系國計民生的重大問題,提出意見和建議,其中許多被中共中央、國務院及有關部門所采納。
此外,各民主黨派中央、無黨派代表人士還向中共中央提出重大的書面意見建議200多項,內容涵蓋了經濟、政治、社會、教育、科技、文化、衛生、國防、外交、港澳台僑等諸多方面,如長江三角洲地區、環渤海地區、海峽西岸經濟區、北部灣地區等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問題,三江(長江、黃河、瀾滄江)源地區、欠發達地區資源開發補償機制改革等問題,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等問題。這些意見建議得到中共中央、國務院的重視和采納,幷産生了良好的社會效果。
中國共産黨各級地方黨委就地方重大問題同地方各級民主黨派組織負責人進行協商,也已形成制度。中國共産黨各級黨委同民主黨派廣泛的協商,有力地推進了决策的科學化、民主化。
中國共産黨在人民政協同各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和各界代表人士的協商,是政治協商的另一重要方式。人民政協由34個界別組成,包括中國共産黨、各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以及各界代表人士。加强人民政協的政治協商,是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的重要內容。進一步發揮人民政協的作用,有利于體現和發揮中國社會主義政治制度和政黨制度的特點和優勢,鞏固和發展民主團結、生動活潑、安定和諧的政治局面。
五、多黨合作制度與國家政權建設
中國共産黨是執政黨,堅持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各民主黨派是參政黨,參加國家政權。中國共産黨同各民主黨派在國家政權中團結合作,支持他們發揮參政黨作用,履行參政議政、民主監督職能,推動國家政權建設。
人民代表大會是中國人民行使國家權力的機關,也是民主黨派成員發揮作用的重要機構。民主黨派成員在各級人大代表、人大常委會委員及專門委員會委員中,均占有一定數量。2003年第十届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以來,民主黨派成員、無黨派人士共有17.7萬人當選各級人大代表。其中,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7人,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50人;省級人大常委會副主任41人,省級人大常委會委員462人;市級人大常委會副主任357人,市級人大常委會委員2084人。他們履行人民代表的職責,參與憲法、法律和地方性法規的制定和修改,參與選舉、决定和罷免國家和政府領導人,參與審查和批准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和計劃執行情况的報告、國家預算和預算執行情况的報告,反映人民意願,提出議案和質詢案,參與視察和執法檢查工作,發揮了重要作用。
民主黨派成員擔任政府和司法機關領導職務,是實現中國共産黨領導的多黨合作的一項重要內容。截至2006年底,擔任縣處級以上職務的民主黨派成員、無黨派人士共有3.1萬人,他們對分管的工作享有行政管理的指揮權、處理問題的决定權和人事任免的建議權。其中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和國務院部委辦、直屬局擔任領導職務副職18人;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中,有副省長、副主席、副市長24人;全國397個市(州、盟、區)人民政府中有356人擔任副市(州、盟、區)長;有35人擔任省級法院副院長和檢察院副檢察長,有141人擔任地市級法院副院長和檢察院副檢察長。還有許多民主黨派成員、無黨派人士在高等院校、人民團體、科研院所和國有企業中擔任領導職務,如中國科學院所屬93個研究所中有69人,教育部直屬72所高等院校中有38人。2007年,民主黨派成員、無黨派人士2人分別擔任國務院科技部、衛生部部長職務。
國務院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重視加强與民主黨派的聯系,爲民主黨派發揮參政議政作用開辟了新渠道。聯系的方式主要是:國務院召開有民主黨派負責人參加的座談會,就擬提交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審議的政府工作報告、有關重大政策措施征求意見,通報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有關情况;根據需要邀請民主黨派負責人列席政府全體會議和有關會議;政府組織有關廉政建設、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和規範市場經濟秩序等檢查工作,邀請民主黨派成員參加;政府有關部門根據工作業務範圍同相關民主黨派建立和加强聯系,重要專業性會議和重要政策、規劃的制定,根據需要邀請相關的民主黨派負責人參加。目前,各民主黨派根據各自特點,與國務院有關部門建立了聯系,就推進素質教育、建設“星火”科技産業帶、發展現代農業、推廣生態家園富民計劃、加强海洋資源保護與開發、完善鼓勵科技自主創新的財稅政策、改革科技獎勵制度、實施國家知識産權戰略、解决水資源短缺等課題進行合作和共同研究。國務院和各級地方政府還聘請民主黨派成員、無黨派人士767人擔任政府參事室參事,1393人擔任中央和地方文史館館員。
民主黨派成員擔任特約人員的領域進一步擴大。政府有關部門和司法機關聘請民主黨派成員擔任特約人員,是發揮民主黨派民主監督作用的一項重要舉措和制度安排。目前,最高人民檢察院、教育部、監察部、國土資源部、審計署、稅務總局共聘請民主黨派成員、無黨派人士87人擔任特約檢察員、教育督導員、特約監察員、特約國土資源監察專員、特約審計員、特約稅務監察員。地方各級政府部門也聘請民主黨派成員、無黨派人士1.7萬人擔任特約人員。特約人員參加有關執法檢查和執法監督工作,參與有關法律法規制定的研究,參加對重大案情的調查,發揮參謀咨詢作用和聯系人民群衆的橋梁紐帶作用,充分履行民主監督職責。如審計署組織特約審計員直接參與中央預算執行、三峽庫區移民資金、農業綜合開發資金、投資項目資金、世界銀行貸款資金、全國糧食挂賬資金等重大項目的審計工作和調研。近五年來,全國各級監察機關特約監察員共轉呈群衆來信13600餘件次,接待群衆來訪23800餘人次,在監察機關加强同人民群衆的聯系中發揮了獨特作用。
民主黨派參加重要外事、內事活動制度進一步規範,作用進一步發揮。近年來,民主黨派中央領導人參加重要外事活動150多次、率團出訪60多次。中共中央和國家領導人會見外賓時,邀請民主黨派中央領導人參加;出席重要慶典、慰問、紀念活動,邀請民主黨派中央領導人參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