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殲6型戰鬥機已經基本退役。(資料圖) |
每年,世界上都會誕生數以千架的戰機。如果把它們集中在一起,你一定會被那宏偉壯觀的場面所震撼。但是,當這些戰機退役的時候,我們應該如何處理這些龐然大物?這些曾經各領風騷的戰鷹,將面臨怎樣的命運?就這些問題,記者采訪了國防大學軍事後勤與軍事科技裝備教研部的李莉副教授。
世界各國都在對飛機進行延壽
李莉告訴記者,戰機的壽命是由發動機的壽命、機體材料的壽命等决定的。一般來說,戰機的設計服役年限在30年左右。而不同的機種,因其訓練强度和作戰强度不同,壽命也不一樣。
相對而言,戰鬥機的壽命比其他機種要短一些。“像我們比較熟悉的F-15、F-16、蘇-27、蘇-30、米格-29,這些機型的設計服役年限大約在20年左右。”而轟炸機、遠程運輸機等,由于使用强度相對比較小,所以壽命相對比較長,可以達到30年。
“這些僅僅是戰機的設計使用年限,實際上,世界各國都在對飛機進行延壽。”李莉補充說。比如,通過更換飛機的易損件,或者用一些更耐磨損的、强度更好的材料更換機體原來的材料等,都可以使飛機延壽。
“以F-15、F-16爲例,通過延壽,它們的服役期可以從20年增加到30年左右。這種做法,對于一些經費相對緊張,又必須要保存相對規模的空軍的國家,是一種非常可行的做法。”
功勛戰機身上蘊涵著巨大的激勵作用
“然而,就像人有生理極限一樣,如果一架戰機的使用强度已經到達了極限,那它就必須退役了。”以我國爲例,我們的殲-6飛機就已經基本退役了。
對于退役戰機的處理,李莉告訴記者,我國主要有4大類處理方式。
第一類是在重大曆史事件中有突出表現的功勛戰機。這類戰機主要會進入各類博物館,作爲珍貴的展品,供人參觀。“比如,軍事博物館中,就收藏了新中國第一架殲-5飛機。這架飛機在抗美援朝戰爭中,曾經和美國飛機搏鬥過,幷最終打下數架美國飛機。”
還有一部分退役戰機會進入各類初級和中級軍事院校,作爲教學用的實物。軍校中的學員可以通過這些戰機來更多地了解關于飛機的戰術技術指標、整體構造等。
另外,還有一小部分飛機將進入一些各地的愛國主義的教育基地,作爲陳列品,供人參觀。
而絕大多數的退役飛機將作爲零件機和備件機,存放在特定的飛機儲存中心。退役飛機進入中心後,它身上的很多部分,例如導彈發射架、機翼、雷達等,將被拆卸下來,繼續利用。
李莉認爲,我國的這些處理退役飛機的方式在世界上具有普遍性。“幾乎每個國家,都設有本國的飛機儲存中心。而且,飛機進入儲存中心之後的處理程序,也大同小异。”
而對于退役戰機進入博物館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做法,李莉認爲,這是一種非常好的國防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方式。“這些戰機身上凝結了一段段真實的曆史,它們是曆史的載體和見證者。通過近距離的觀察和親手觸摸,人們可以從這些功勛戰機上感覺到一種巨大的力量。對于很多沒有經曆過戰爭年代的年輕人來說,看到這些戰機,了解了這些戰機所包含的曆史,對他們是有很强的激勵作用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