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家泉 |
中評社香港11月27日電(評論員 李家泉)所謂“賣台”問題,在台灣已經吵嚷多年了。是真是假?以及還存不存在“賣國”問題?前者大炒,而後者都無人敢講。“賣台”和“賣國”究竟是什麽關係?爲什麽“賣台”之說的聲音響徹雲天,也鬧翻了天,而“賣國”之事,雖然大有人在,却無人敢說。我看,台灣目前所謂“賣台”未必是真,而“賣國”雖不說却又未必是假。
什麽是“賣台”?按照執政黨中某些人的標準,那就是“主統”、“反獨”、“親共”、“中共同路人”、“不愛台灣”的人。這種人在哪里?多在“藍營”、“外省人”、“與中國大陸往來密切”的人中。這樣的“賣台”者,我看就未必是真。
什麽是“賣國”?執政黨中無人講過,也無人敢講。而按照我的標準,那就是“崇洋媚外”,自顧當外國人的“龜兒子”、“龜孫子”、一心“抱外國人大腿”、“反統擁獨”、要把台灣變成外國“附庸”或“附庸國”的人。這種人在哪里?多在“綠營”、“本土”、“本省”、堅决要求“獨立建國”的人。這樣的“賣國者”,雖無人敢講却又未必是假。
“賣台”與“賣國”有什麽關係?我看,凡真正“賣台”的人必然真正“賣國”。“馬關割台”,就既是“賣台”又是“賣國”,清朝政府和李鴻章就既是“賣台”又是“賣國”。依此類推,凡是靠外人、魅外人,害台灣、禍台灣的人,就既是“賣台”又是“賣國”。于此可見,那些妄圖依靠外國勢力,主張“台獨”、反對祖國、反對統一的人,就既是“賣台”又是“賣國”。“賣台”必“賣國”,“賣國”才“賣台,這是一對“孿生子”。現在台灣那些自吹“愛台”者,實際就是既“賣台”又“賣國”。
“賣台”和“賣國”的反面,就是“愛台”和“愛國”,兩者同樣是統一的。舉兩個例子:一個是:一百七十周年以前、清道光年間出任台灣兵備道即當時台灣最高行政長官的姚瑩,他協助鴉片戰爭中的主戰派林則徐等,抗擊英國侵略軍,五戰五勝,戰績輝煌,且爲官清廉,注重實踐,推行“愛民、安民、富民”政策,卓有成效,深得台灣民心。這就是既“愛台”又“愛國”。另一個是:一百二十多年以前,清光緒年間出任台灣首任巡撫的劉銘傳,他在台主政期間,領導台灣軍民進行了英勇卓絕的抗法保台戰爭。他不但親臨前綫,身先士卒,在反對法國侵略軍方面取得了關係當時全局的决定性勝利;而且在戰後,台灣建省時,作爲首任巡撫,又以極大的熱情,爲台灣省的近代化建設嘔盡心血,幷取得了巨大成效,成爲“台灣近代化事業的奠基人”。這是又一個既“愛台”又“愛國”的人。此兩位,不過是千千萬萬愛台保台典範中最突出的例子。
清朝政府期間,雖然涌現過無數愛國愛台之士,但總體上它又是對外割地賠款、賣國又賣台的政府,“馬關割台”是一例;國民黨政府雖未對外“賣台”,却又是對內沒有盡到“愛台、保民”的責任,“二•二八事件”是一例。但此二例,均爲當時的反動統治者之所作所爲,不能與祖國大陸的一般人民混爲一談,更不應讓後來人承擔責任。今日台灣的分裂主義者,絕不可以此爲藉口,從而行反祖國、反統一之實。
台灣畢竟是中國的一部分,包括台灣人民在內的八年浴血抗戰,是以付出的巨大犧牲換來了台灣的回歸祖國,洗雪了中國近代史上的奇耻大辱,如今决不允許少數“台獨”分子再把台灣從祖國分裂出去。說到底,“台獨”不過是外國反華勢力侵略政策的産物,是他們歷史上一貫歧視和侵略中國政策的繼續,也是他們利用中國歷史上遺留下來的問題挑撥離間,用以爲自己的帝國主義政策服務所造成的惡果。台灣問題一天不解决,就說明我們反帝反侵略的民族民主革命任務還一天沒有完成。
總之,“台獨”既是“賣台”又是“賣國”。“愛台”是假,“賣台”又“賣國”才是真。台灣人民總有一天會明白真相,欺騙是不可能長久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