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已成為世界空間大國”
另據英國《新科學家》周刊網站11月27日報道,中國自豪地公布了它的首顆探月衛星發回的月球圖像。在電視節目裏人們可以看到,當溫家寶總理視察飛控中心的時候,探月衛星在太空中播送了歷史悠久的“東方紅”樂曲。在20世紀70年代中國首顆衛星上天的時候也曾經播放過這首歌頌新中國崛起的樂曲。
中國近些年來已經成為了世界空間大國。在2003年,中國成為繼美國和蘇聯之後世界上第三個依靠自己能力把航天員送入太空的國家。2005年10月,兩名中國航天員乘坐“神舟六號”飛船在太空裏完成了5天的航行。
“嫦娥一號”上載有分光儀分析記錄月球表面的化學成分,有激光測高儀描繪月球的地形,還有攝像機拍攝月球表面的照片。
此外衛星上還有微波輻射計,可以用來測量月球的熱輻射,還能測繪月球表面土壤的深度,因為土層的厚度會影響熱流動。
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應用物理實驗室的保羅·斯普笛斯指出,這些測量數據可以清楚地顯示出月球內部的鈾和釷等放射性物質的比例,這些元素的數量能揭示出月球的起源,因為不同的構成情況會導致不同的合成物。
“中國自豪進入月球俱樂部”
據美國之音網站11月26日報道,今年10月升空的“嫦娥一號”探月衛星發回了第一張月球表面圖像。中國總理溫家寶說,探月工程的成功是中國航天活動的一個裏程碑。
中國總理溫家寶說,這標志著中國首次探月工程取得圓滿成功,是繼人造地球衛星、載人航天飛行之後中國航天活動的第三個裏程碑。中國媒體以“嫦娥奔月,夢想成真”為標題對“嫦娥一號”的一舉一動進行了詳盡的跟蹤報道,並且自豪地宣布,中國已經成為繼美國、俄羅斯、歐洲和日本之後第五個進入“月球俱樂部”的國家。
如同中國在地球上的經濟擴張一樣,中國對太空雄心勃勃的開拓引得其亞洲鄰國紛紛效法。
實施探月工程需要各國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資金,那麼,各國為什麼要爭先恐後地進入“月球俱樂部”呢?它們能獲得怎樣的回報呢?
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空間政策研究所主任約翰·勞格斯登對美國之音表示,月球是人類探索太空的前沿哨所。他說:“當你決定要離開地球完成探索任務時,月球就好像是海岸邊最近的小島,同其它星球相比,它離地球比較近,是最容易接近的一個。”
有人認為,各國對地球資源進行拼搶的同時,已經開始把目光轉向月亮,能源和經濟上的利益促使各國紛紛展開探月計劃。對此,勞格斯登指出,對亞洲各國而言,目前談論探月的經濟利益還為時尚早。他說:“探月的主要原因還是為了科學探索,為了研究月球和太陽係。有人認為將來可以開發月球上的資源,創造經濟價值,但是,這需要有人類駐留在月球表面才能實現。目前,沒有一個亞洲國家表示能夠自主實現這一目標,也許它們將來會同美國、歐洲或俄羅斯進行合作,但是目前它們沒有能力單獨實現這個目標。”
有媒體指出,中國的探月工程引發了亞洲的太空競賽,對此,中國政府一直低調處理,並說將公開“嫦娥一號”探測到的數據,進行國際交流和合作共享。
太空研究專家勞格斯登認為,這一說法是可信的,因為科研領域具有分享成果的傳統。他還說,包括中、日、韓、印在內的14個國家正在探討全球探月的整合性方法,包括如何實現機器人登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