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以美國為主導的世界經濟格局中,我們也是美式遊戲的“買單”者之一。 |
中評社香港12月3日電/石油、黃金,這些具有指標意義的生產資料與投資品,今年都漲勢驚人!何以如此?上海證券報刊文指出,與幕後的推手有關,這就是美元。除此之外,一些國家和地區的股價、房價也一鼓足氣地往上竄,似乎牛氣十足,好不熱鬧。與誰有關?也與美元有關。
而美元是副什麼模樣呢?美元今年“熊”得厲害,不僅讓全世界為之困惑,而且明顯與美國經濟的真實狀況不符。盡管今年年中美國爆出了所謂的“次貸危機”,並且因此搞得全球金融市場風聲鶴唳,各地區間的經濟矛盾也由此變得十分復雜,但美國自己卻是漁翁得利,多項經濟指標還是比較正面的。
怎麼來看美元“熊像”呢?文章分析說,一方面,美元對主要貨幣持續大幅走軟;另一方面,美國經濟基本面並沒有實質性變壞跡象,反而仍被世界經濟論壇的《2007-2008年全球競爭力報告》評為世界上競爭力最強的經濟體。如此悖論,作何解釋?有分析人士認為,這是美國在玩一場主導全球經濟、金融市場格局大調整的遊戲,一場轉嫁其國內調整成本,讓全世界為它“買單”的美式遊戲。所言一針見血,不無道理。
問題是,在這場與國際經濟金融大鱷的博弈中,我們處在什麼位置?我們有什麼尷尬?我們需要拿出什麼辦法,來應付這種無法回避的局面?
文章指出,這是很關鍵的。顯然,在改革開放29年的發展歷程中,我們盡管取得了經濟持續發展的良好業績,綜合國力有顯著增強,老百姓的生活也有明顯改善,但是作為全世界的“打工者”,我們付出的代價也是不小的。
也就是說,在以美國為主導的世界經濟格局中,我們也是美式遊戲的“買單”者之一。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也許這是發展的成本,必須支付的“學費”。但要付多少,尤其是接下來怎麼付,付了以後又能得到什麼?這就要好好想一想了。
在這個大變局時代,對美元尤其是美元戰略,多一份思考是一點也不為過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