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京大屠殺幸存者夏淑琴2006年6月30日在東京地方法院出庭應訴。資料圖片 |
中評社香港12月3日電/在紀念南京大屠 殺遇難同胞70周年之際,由江蘇省人民出版社、鳳凰出版傳媒集團出版,全國70多位學者參與編纂的27卷《南京大屠殺史料集》3日在南京舉行首發式。至此,匯集中方、日方、西方三方相關史料與證言,總計55卷、近3000萬字的《南京大屠殺史料集》與讀者見面。
據新華網報道,《南京大屠殺史料集》主編、南京大學南京大屠殺史研究所所長張憲文教授介紹,為加強對抗戰歷史的研究,2000年中國社會科學院中日歷史研究中心提出“編纂南京大屠殺歷史史料”的課題。在江蘇省委宣傳部和南京市委宣傳部的支持、指導下,由南京大學牽頭,組織南京地區乃至全國的專家、學者投入這項編纂工程。經5年努力,《南京大屠殺史料集》前28卷已于紀念抗戰勝利60周年之際出版發行。
從2005年開始,課題組的專家再次赴日本、英國、美國、德國及我國臺灣地區的國家檔案館、高校圖書館搜集史料,又整理、翻譯,編纂了第29卷至第55卷《南京大屠殺史料集》。
據了解,這次新出版的史料集包括《國際檢查局文件與美國主流媒體報道》《德國使領館文書》《美國使領館文書》《日本軍方文件與官兵日記》《日本官兵回憶》《日本軍國教育、百人斬與駐寧領館史料》《南京市臨時參議會調查》(2本)、《幸存者口述續編》(3本)、《財產損失統計》《中央機構財產損失調查》《市民財產損失調查》(6本)、《遇難同胞名錄》(8本)等。
張憲文介紹,從尊重歷史的角度出發,此次出版的史料全部是原始文件、原始記錄,編纂者沒有加進任何觀點,即使糾正錯別字也都是在後面以括弧來注明。
新出版的史料集很多材料都是首次公布,具有非常重要的史學研究價值。如侵華日軍官兵在南京大屠殺期間的日記,日軍的官方文書,一大批英國、德國當年的外交文書,600多名避難市民的親筆簽名信等。
“匯集了中方、日方、西方三方的資料與證言,也是這套史料集的一大特點,使其更具客觀性和公正性。”張憲文表示,“因此,我們的史料是絕對經得起歷史的檢驗的,相信看到史料的人都會對當年的歷史有正確的認知。”
中國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所長步平在新書的首發式上表示,南京大屠殺史是中國抗日戰爭歷史重要的組成部分,這些原汁原味的史料為中日兩國學者和人民正確認知南京大屠殺歷史打下了很好的基礎。
張憲文等相關學者表示,南京大屠殺史料編纂是我國近現代史研究的一項重要工程,這項工作現仍在繼續進行,目前尚有近1000萬字的史料正在編纂中,預計這套史料集出齊將達80卷、近5000萬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