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投票率的問題之後,還必須要瞭解所謂“分裂投票”之問題。所謂“分裂投票”,乃是選民一次在領二張選票時,分別投下給不同政黨;反之,就是“一致投票”。
政黨以執政為目的,理論上執政必須追求“選票極大化”,除了讓自己的支持者出來投票之外,還要把對手的支持者拉過來;但是,台灣這幾年的選舉實務經驗告訴我們,會進行“分裂投票”的傳說中“中間選民”比例其實很低,即使是無所不用其極地運用賄選、拔樁和奧步,也只能做到讓“泛藍、泛綠自己的選民出來或不出來投票”,影響最多的是自家支持者投票率的高低,鮮少有人是“上次投給連宋,這次要投給謝蘇”或這次“總統”投給馬蕭,“立委”投給泛綠的,反之亦然。
但從歷史資料來看,以縣長選票數對照“立委”選票,泛綠選民分裂投票的比例佔縣長投票數的9.7%;泛藍選民較有可能一致投票,因為“立委”選票比縣長選票多了232645票,約縣長投票數的5.4%。若從北高市長得票角度來看,泛綠選民亦是如此,市議員少的票數大概是佔市長投票數的22.61%。
由此可知,泛藍選民較有可能一致投票,市長得票數比議員多出151108張票,大概是佔市長投票數的12.24%。在地方行政首長的選舉層級上,泛綠選民較會分裂投票,泛藍卻相對比較不會,這是泛綠選民對於“執政”性質之首長選舉較為在意“選黨不選人”,至於民意代表性質則是“選人不選黨”。這一次第七屆“立委”的選制改變,“選黨不選人”的影響投票行為的政黨認同因素增加,綠選民較會分裂投票的說法不太可能,投票率應該以縣市長選舉的狀況來分析,應該比較適當。根據一項研究指出,目前不分區有34席,大概不到3%就可以產生一席不分區,只要有1.5%的比例的“分裂投票”,相對的就會影響政黨不分區一席“立委”。
再來要討論的是選民“泛藍、泛綠”的投票傾向,政黨認同與意識型態、族群結構和依附執政權勢的機會主義者有關聯。當然,以目前台灣面對的兩岸關係現況,不分區的政黨票還隱含著政黨的“兩岸關係”路線之爭。“泛藍”的政治力量組合來自“認同『中華民國』的維持現狀”、“反民進黨(特別是『反扁』)”和“地方派系、同鄉會、農會、漁會、水利會等傳統民間社團”,“泛綠”的政治力量組合則是來自“台獨路線(深綠、長老教會)”、“反國民黨”和“教改、環保等社運團體和其他『進步的社會力量』”。“認同『中華民國』的維持現狀”和“台獨路線(深綠、長老教會)”是一種意識形態、政治信仰,很難改變。
“泛藍”的“傳統民間社團”過去被陳水扁以政治交易的方式拔樁,根基腐蝕的最嚴重;但是,民進黨收編這些搞垮國民黨的黑金力量後,自己也付出了慘痛的代價,陳水扁僅剩幾個月的任期時間了,貼著“泛綠”商標的機會主義者當然會更加審慎地觀風望色,尋找下一個依附的空隙、寄生的宿主。至於“泛綠”的“進步社會力量”紛紛在這幾年當中轉進到執政的民進黨對立面,日日春妓權團體、樂生療養院學生運動和嗆扁個體戶等等,這些都代表著民進黨已經與當年革命起家的社運力量分道揚鑣。
政治信仰固定、機會主義者的轉趨觀望、進步社會力量的分離對立後,“泛藍”與“泛綠”的判別指標就剩下“反扁”與“挺扁”最具有意義了,“泛藍”的概念當然是“反扁”,沒有“挺扁”的“泛藍”;但是,“泛綠”並不就是“挺扁”,即使是“泛綠”也有可能是“反扁”的,所以國民黨的文宣將“反貪腐”聚焦成為“反扁珍貪腐集團”,而不突出“民進黨”這三個字。反過來看,“泛綠”的概念當然是“反國民黨”,沒有“挺國民黨”卻認為自己是“泛綠”的;但是,如前所述,“泛綠”並不就是“挺扁”,即使是“泛綠”也有可能是“反扁”的,為了翻轉這個傾向,所以民進黨選擇強化“反國民黨”的文宣作為,並且進一步操弄為“反蔣”、“去蔣”、消費“二二八”與“白色恐怖”,希望喚起民眾對於過去國民黨統治時期的負面記憶。(作者 蘇嘉宏 台灣.輔英科技大學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