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着眼於“網頁瀏覽次數”,Google肯定是龍頭。 |
想像你是廣告客戶,那當然希望把廣告登在最受歡迎的網站,並清楚知道究竟應該奉上多少廣告費。如果着眼於“網頁瀏覽次數”,Google肯定是龍頭;若從“瀏覽時間”角度出發,一哥則是微軟。你還可透過“有效上網人次”和“點擊率”等林林總總的統計數據,評估網站受歡迎程度。可惜,目前尚未有一套數據,可以即時為網上廣告客戶提供簡單明確的答案。
網上數據統計公司ComScore的艾雲斯說,追蹤網站瀏覽率的數據,多如天上繁星,要從中找到答案卻非易事,觀察的角度稍有偏差,便會得物無所用。
統計欠準廣告商頭痛
以過去10年最常用的網頁瀏覽率為例,這是指用戶瀏覽某個網頁的次數,準確度高於現時流行的點擊率。點擊率的不足之處,就是不管用戶點擊網頁或其中的圖像,都當作一次點擊。換言之,假如網主在網頁放上大量圖像,得到的點擊率肯定較高。
相對上,網頁瀏覽次數的參考價值較高,所以仍較為廣告客戶所倚重。不過,如今有個怪現象,那就是某類網站不管如何成熟和受歡迎,瀏覽次數仍不增反減。這主要拜“Web 2.0”和名為“asynchronous JavaScript and XML”(簡稱AJAX)的技術所賜。在此技術下,股票報價或電郵收件箱等網頁,可以自動更新資料,而又毋須改動網頁餘下部份。這意味用戶即使一整天都瀏覽同一個AJAX網頁,瀏覽次數也只算作一次。
或許廣告客戶可以改為觀察“訪客量”,因為這統計“實際的”瀏覽人數,顯示有多少人觀看網頁。然而,機器始終是機器。理論上,200萬次的訪客量,可以代表200萬個不同的人瀏覽網頁,亦可能是100萬人看過兩次,甚至是一個“特別的人”瀏覽同一網頁200萬次。
現時人們可以在辦公室、家中以至透過手機瀏覽喜愛的網頁,這可能造成瀏覽人次被高估。從另一角度看,有時一班人圍在一起觀看YouTube短片,那時候瀏覽人數就被低估了。
隨着網站的互動性越來越強,尤其是那些AJAX網頁,廣告客戶開始選用其他方法評估網站的受歡迎程度。而“瀏覽時間”和“持續期”統計出一個或多個人瀏覽同一網頁的時間長短。按此標準,社交網站如Facebook和MySpace突然顯得很受歡迎。
點擊廣告網站有錢收
互動廣告客戶社負責人諾森伯格說,在舊日的傳媒年代,計算讀者、聽眾和觀眾的方法簡單得多,但也有點愚笨。尼爾森和Arbitron等市場調查機構,會向自願人士提供一些小機器,以追蹤他們觀看或收聽的節目。另外,該等機構也會隨機抽樣找一些人,要求他們填寫“日記”,紀錄所收看或收聽過的電視台和電台節目,惟兩種方法都不太可信。
今時不同往日,如今要人們自行點擊連結在網頁的廣告,網站才會按次數向客戶收取廣告費,而在網站開啓時自動彈出的廣告,可統計出該網站被瀏覽的次數。(來源:英國《經濟學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