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何漢理認爲,美中兩國應該是“經濟上的競爭對手、戰略上的合作夥伴”。(中評社記者攝) |
中評社澳門12月12日電(記者 劉曉丹)美國前國務卿鮑威爾曾經這樣定義美中關係:“戰略上的競爭對手、經濟上的合作夥伴”。美國著名中國問題專家、喬治華盛頓大學教授何漢理則批評這種看法,認爲這會使美中關係將陷入一個十分危險的處境。
何漢理提出了與鮑威爾恰恰相反的觀點,他認爲美中兩國應該是“經濟上的競爭對手、戰略上的合作夥伴”。
在他的《脆弱的關係:1972年以來的美中關係》一書中,何漢理曾用“脆弱”與“非敵非友”來形容中美關係。時隔15年,世界格局與兩國關係皆發生了不少變化,中美關係也應該被重新審視。
11日,何漢理出席“澳門與中美關係”國際研討會時發表主題演講,闡述了他的新觀點。
何漢理認爲,今日的中國對於美國來説,既是挑戰也是機遇,美中關係既有合作也存在競爭。所以,“脆弱”一詞已不能再恰當地形容美國與中國的微妙關係,取而代之的應為“競爭與合作”。
由於更多問題被提到了兩國合作與交流的議程上,所以中美兩國的關係也在不斷拓寬。何漢理說,十多年前,主要困擾美中關係的問題不外乎台灣和人權等問題。然而,近年來,更多其他領域的問題被逐漸納入視野。
作爲一名研究中國問題的學者,何漢理需要教授的題目已經擴展到了直接投資、組合型投資、能源、環境、反恐、軍事平衡、第三世界的發展、安全、跨國健康和有組織犯罪等領域。此外,他們關注的還有美國和中國就朝鮮半島、緬甸、伊朗、蘇丹等國際問題的看法。
何漢理認爲,在這些地區與國際事務中,美國與中國有着很多共同的利益及不同的利益,所以兩國既是同僚也是競爭對手。由於兩國擁有更多的共同議題,所以美中關係變得更加強健,不再似以前那麽脆弱。兩國的關係更加“擴寬”了。
爲何中美關係擴寬了?何漢理說,答案就在於中國在全球化的世界裏,取得了成功。中國國力增強,使其在參與和處理國際事務中的角色更加吃重。
何漢理表示,美中兩國無可避免地有一種相互依存的關係,兩國在廣泛的國際事務上需要更多合作。他選擇了一個詞語來概括美中關係的新格局 —“複雜”。他解釋說,現今的中美關係要用“複雜”來形容,因爲兩國有着多範圍的、多領域的合作,兩國擁有共同與不同的利益,兩國的關係仍存在不可預測性,以及兩國關係未來走向的多種可能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