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12月18日電/《文匯報》今天刊登社評指出,可持續發展委員會昨日發表的諮詢文件結果顯示,有42%的受訪者支持開徵電子道路收費,另外,77%的人支持增加一些交通成本以換取更佳的空氣質素。調查結果表明,越來越多市民認同本港的污染問題已到了非解決不可的地步,並願意為改善環境付出代價。這為政府推行電子道路收費計劃提供了較好的民意基礎。實施電子道路收費,不僅有助紓緩道路負荷,減輕污染,而且能夠傳達重視環保的信息。由於電子道路收費之類的環保措施,既會增加市民交通成本,還須人們改變一些生活習慣,因而需要社會共同作出承擔。
本港約有1900多公里道路,卻有逾54萬輛登記車輛,交通密度之高可謂全球之冠。一些中心商業區如中環、灣仔等地的主要幹道,經常出現嚴重擠塞。去年,各主要幹道的車速已較02年減慢超過一半,車輛移動越慢,噴出的廢氣積聚就越多,空氣質素惡化就越嚴重,不單危害本港市民健康,更令不少外國專才及投資者不願來港,削弱本港競爭力。現時不少大城市如倫敦等都採用電子道路收費,以減輕道路擠塞。但由於道路收費將增加市民交通成本,因此在實行前多不受歡迎。本港早在80年代已著手研究,亦因巨大的民意壓力而胎死腹中。然而,在意識到空氣污染的嚴重性後,願意為改善環境付出代價的人增多,反映市民環保意識日漸提高,有利於推動政府加強環保措施。
社評表示,實施道路收費,有助減少車輛駛進繁忙地區。倫敦實施3年後,已將覆蓋範圍的交通流量減少18%,擠塞減少30%,成效斐然。然而,本港路少車多的問題嚴重,單靠道路收費難竟全功。當局須加快推動鐵路及其他大型交通工具的發展,讓市民能夠更方便地以集體交通工具取代自行駕車。同時,政府應將道路收費的收入全數撥作環保之用,例如,可成立環保基金資助更換較環保的車輛,藉此進一步推動環保。
環保也是一項移風易俗的社會工程,需要改變市民一些觀念及生活習慣,犧牲一些個人方便。現時不少人視駕車為身份象徵。要改變這種觀念,政府官員可身先士卒,作出示範,帶頭多乘搭公共交通工具,打破駕車是身份象徵的觀念,達到風行草偃、上行下效的效果。事實上,不少外國政要都會刻意選乘交通工具上班,以推廣環保理念,形成重視環保的社會氛圍。本港官員,大可仿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