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12月26日電/新華社報道,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鄭新立今日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吹風會上說,轉變發展方式是中共十七大在經濟發展方面作出的最重要的決策。
鄭新立指出,12年以前,中共十四屆五中全會提出要轉變經濟增長方式。今年,中共十七大提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從“增長”到“發展”只變了兩個字,其含義有著明顯區別但同時又有聯繫。
他說,經濟增長方式轉變主要是指從粗放型轉為節約型,這主要是針對能源、資源消耗比較多,設備技術落後,污染排放比較嚴重的問題提出的,發展方式轉變除了涵蓋經濟增長方式轉變外,又從調整需求結構,調整產業結構的方面提出要求。
據鄭新立介紹,要調整需求結構,主要要從調整收入分配結構,增加城鄉居民收入,提高居民消費能力,從而增強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
最近5年,中國的投資率平均為42.4%,達到歷史最高點,但居民消費率平均僅為50%。去年,中國居民消費率降到36%的歷史最低點,而美國和日本的居民消費率分別為70%和60%。
鄭新立說,因此中國需要調整需求結構,實現消費、投資、出口對經濟增長的協調拉動。
鄭新立說,在調整產業結構方面,中國要著力改變經濟增長過度依賴第二產業增長的現象。去年中國第二產業佔GDP的比重是49%,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為48%。但第三產業的發展長期滯後,第三產業增加值對GDP的貢獻只有39%,僅為美國的一半。
他強調,第二產業的發展速度快一些,比重高一些,帶有一定的必然性,這也是中國經濟發展的階段性特點,在某種程度上也是國外產業向國內轉移的必然結果。但是,像目前這樣經濟增長過度依賴第二產業的局面已造成經濟結構的嚴重失衡,經濟增長付出代價太大,能源資源消耗太高,污染難以承受。因此,中國要通過加強第三產業發展和加快農業現代化來實現一、二、三產業的協調發展。
此外,中國還要進行第三個轉變,主要是通過加快技術進步、改善管理,提高勞動者素質,來改變經濟增長過度依賴物質資源消耗的局面。
鄭新立表示,中國利用外資要服從於發展方式轉變這個重大政策,鼓勵那些能夠帶動產業升級的外資產業和項目進入中國,而對國內生產能力明顯過剩以及高耗能、高污染的行業,將限制進入。同時引導外資投向中西部地區,這也是為了更好地維護外資的利益。
“如果轉變發展方式的目標能得到順利實現,國民經濟平穩、快速、健康發展的局面就能夠長期保持下去。”鄭新立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