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1月3日電/聯合報今天發表署名文章說,距離“立委”選舉只剩十日,撇開投票、領票的口水,大家應更認真思考一個問題:台灣真要讓小黨完全消失嗎?
上次修憲,“立委”選舉變革包括:席次減半、區域部分改採單一選區、以及區域和政黨選票分別計算。前兩者,將嚴重壓縮小黨生存空間,至於最後政黨票部分,雖幫小黨開了一小扇生存之門,但得票門檻仍維持百分之五,仍是不易跨越。以目前的形勢,選後小黨將難有實質監督力量,甚至可能完全消失。
文章認爲,不論大黨小黨,政黨的誕生和死亡,在民主國家是一種常態。成為純然的兩黨制,未必不好,至少有“政治相對穩定”和“政策趨於中間”的優點。但不同土壤適合不同植物,純兩黨制的優點,在不同的情況下,也可能變成大缺點。
其中最大的缺點,就是對民意的篩選能力不足。在兩黨制之下,政治版圖趨於固化,凡牽涉到意識形態或者重大爭議的政策,都難由主要政黨提出。被提出的政策,多數都只是經過大黨稀釋後的產物。這些政策或許爭議較小,卻可能犧牲少數人的利益,或者缺乏前瞻性。
據西方學者的研究,在單一選區的兩黨政治下,若社會分歧度高,或特定族群訴求強烈卻無法循選舉管道進入國會時,很可能發生“以子彈代替選票”的情況。相信這絕不是台灣的人民希望看到的結果。
退一萬步言,以目前的情勢看,即便有小黨跨過不分區分配席次的門檻,也應不致影響單一政黨過半、兩大黨瓜分絕大多數席次的“穩定兩黨制”格局,頂多只是讓兩黨多了一些中間潤滑劑,讓多元民意能有較多展現而已,絲毫不會影響政治穩定。
選舉角力,政黨無權要求人民幫她們維持血脈而投她們一票,但人民也沒有必要屈從有瑕疵的選舉制度設計,而改變自己的投票意向。特別是大家對新制的問題仍未充分理解,民眾投下政黨票的那一刻,更應該三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