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1月14日電/台灣聯合報今天發表社論指出,民進黨從“立法院”最大黨輸成只佔27席的小黨,這不是最嚴重的事;民進黨經此選舉,輸掉了本土精神、民主意義及台灣價值的代表性,這才是致命傷。
社論說,即使在黨外時代,反對勢力雖小,但有其正當性及理想性;相對而言,民進黨如今不但輸成不及“立法院”四分之一席次的小黨,更已失去了做為政治理想的代表性與正當性,這才是怵目驚心的歷史悲劇。
陳水扁把黨主席交給謝長廷,不少觀察者認為,就二人的根本氣質及權謀風格而論,不啻只是由“第一個陳水扁”,交給了“第二個陳水扁”;謝扁二人的差異,只在口號與手法上的包裝不同而已。因而,謝長廷能否領導民進黨走出精神及路線層次的真正變革,此時在多數台灣人心中恐怕皆是一個問號。
民進黨的這次慘敗,是“天命”的喪失,也就是理想性及正當性的喪失。民主原是民進黨的招牌,但如此毀“憲”亂“法”,卻成了民主的蟊賊;本土原是民進黨的本色,但如此貪腐,已成了本土的罪人;“台獨”原是民進黨的壓箱之寶,但操作到美台反目、社會撕裂的程度,亦已“玷污糟蹋了台獨”。台灣人透過這次選舉,不承認民進黨再有代表本土精神、民主意義及台灣價值的資格;因而,如今扁下謝上,民進黨的首要使命,即在必須設法回復其理想性及代表性,亦即必須設法尋回喪失的“天命”。
社論指出,民進黨最根本的病因是“自欺欺人”。此次選舉的近因在於陳水扁的“自欺欺人”,遠因卻或許可推到林義雄。“立法院”減半及單一選區兩票制為林義雄所力倡,當時傳聞的諸種理由之一,是此制將使“外省人”難以進入“立法院”,則本土路線即可確保;然而,如今非但證實此制未必能夠排除“外省人”,且甚至初次採行即全盤否定了民進黨所謂的“本土路線”。異曲同工的是“非核”政策,反核確有理想性;但若置於能源危機的視野來看,卻也不能沒有現實考量。林義雄以“人格者”的形象,力倡非核反核,確實感動人心;但能源政策畢竟不只是一個道德問題,更是一個知識議題。
民進黨走進了今天的死胡同,正因“理想蒙蔽了自己,自己又蒙蔽了理想”的自我催眠所致。以“台獨”為例:民進黨將“台獨”操弄到今日這種社會撕裂、美台反目的地步,但民進黨仍認為自己是“台獨”的代言人,有權力以一切不擇手段的方法去“捍衛”“台獨”。這正是:“理想”蒙蔽了自己,自己又蒙蔽了“理想”;“台獨”蒙蔽了自己,自己又蒙蔽了“台獨”。這不是“自欺欺人”,是甚麼?
看一看四年來的民進黨,陳水扁貪腐猖狂至此,民進黨卻仍視其為旗手;美台關係破壞至此,民進黨亦在所不惜;民生民瘼痛苦至此,民進黨卻轉移視聽至“入聯公投”;“入聯公投”虛假至此,民進黨還要操弄“中選會”“公投綁大選”;社會撕裂、血流不止,民進黨卻仍要“去蔣拆匾”……。是的,當然有“上杜下謝又連莊”等無數鷹犬,為民進黨執行這些傷天害理、違“憲”亂“法”的惡行;但是,這一切的一切,難道是本土精神?難道是民主真諦?難道是台灣價值?這次選舉,給了“自欺欺民”的民進黨一個答案:你可以“自欺”,卻不能“欺民”。
社論認為,民進黨及謝長廷若欲尋回“天命”,就不能再“欺民”;而“不欺民”的前提,則是在“不自欺”。例如,要不要從“正常國家決議文”,重新回到“台灣前途決議文”?要不要停止操作“入聯公投”的假議題,認真面對台灣治理的真挑戰?因為,那些皆是“陳水扁議題”,皆應隨陳水扁退場。
過去一年,民進黨被陳水扁綁架挾持,其實正是陷於一種“自欺欺民”的自我催眠狀態。自欺:陳水扁路線是民進黨的救命還魂丹嗎?欺民:民進黨是政治公義及台灣價值的掌旗人嗎?
如今,陳水扁已然在口頭上宣示退場,民進黨及謝長廷就不能再“自欺欺民”;民進黨不可再走“沒有陳水扁之名的陳水扁路線”,謝長廷更不可再做“陳水扁二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