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CCER)主任林毅夫教授。資料圖 |
中評社香港1月18日電/第一財經日報引述消息人士透露,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CCER)主任林毅夫教授或將出任世界銀行高級副行長兼首席經濟學家。如最終赴任,這將是中國以及發展中國家首位出任該職位的經濟學家。
截至昨日發稿,這一消息還沒有得到世界銀行官方以及林毅夫本人的證實。林毅夫就任的北京大學CCER工作人員未能向《第一財經日報》確認這一消息。
世界銀行上一任首席經濟學家是法國人弗朗索瓦·布吉尼翁(Francois Bourguignon)。根據世界銀行網站信息,布吉尼翁2003年10月6日就任,2007年10月22日離任。世界銀行相關人士向本報記者表示,世界銀行首席經濟學家一職已空缺數月。
世界銀行首席經濟學家的正式稱謂是“負責發展經濟學的高級副行長,兼首席經濟學家”(Senior Vice-President, Development Economics, and Chief Economist)。
世界銀行首席經濟學家多由世界知名學者擔任。上世紀80年代以來曆任首席經濟學家包括安妮·克魯格(Anne Krueger)、斯坦利·費舍爾(Stanley Fischer)、勞倫斯·薩莫斯(Lawrence Summers)、約瑟夫·斯蒂格里茨(Joseph Stiglitz)、尼古拉斯·斯特恩(Sir Nicolas Stern)、弗朗索瓦·布吉尼翁。
“林毅夫的主要研究領域是發展經濟學,非常符合出任這個職位。”林毅夫的同事、北京大學CCER教授盧鋒對《第一財經日報》說,林毅夫在發展經濟學領域成就卓著,中國是近30年世界上發展成就最突出的經濟體,林毅夫對中國的發展有系統的認識。
如果林毅夫能够出任世行高級副行長兼首席經濟學家職位,是豐富世界銀行發展理念,爲其他發展中國家提供經驗的絕佳選擇。
世界銀行現任行長羅伯特·佐利克被稱爲曆任世界銀行行長中最了解中國的一位,他在任美國副國務卿時提出了中美關系爲“利益攸關者”(stakeholder)的概念。
在2007年12月就任世界銀行行長後對中國的第一次訪問中,佐利克指出世界銀行加强與中國合作十分重要,不僅有利于推動中國的發展進程,也會大大豐富世界銀行的發展理念,幷爲其他發展中國家提供經驗。
2007年,林毅夫在英國劍橋大學馬歇爾講座上發表演講,成爲登上這個國際經濟學界頂級講壇的第一位中國學者。在馬歇爾講座上,林毅夫根據自己對中國改革發展和許多發展中國家、轉型中國家改革發展成功與失敗原因的認識與理解,提出一套新的發展經濟學和轉型經濟學的理論體系。“在馬歇爾講座上的演講,是林毅夫教授發展經濟學研究的集中展現。”盧鋒說。
林毅夫1982年畢業于北京大學經濟學系,1986年在美國芝加哥大學經濟系獲博士學位,1987年在美國耶魯大學經濟發展中心進行博士後研究。 1987年學成歸來後曾擔任國務院農村發展研究中心發展研究所副所長、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農村部副部長,1994年創立北京大學CCER,幷擔任主任至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