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互聯網政治開始發揮推動社會發展前進的作用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2-12 09:00:21  


 
  互聯網政治 

  是對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豐富 

  基于一種互聯互通的技術,互聯網這個獨特的公共平臺,似乎為發展民主政治提供了天然的土壤。人們喜歡這個平臺的自由、個性與互動性,在這裏發表意見,交流看法,提出建議,讓人們獲得了一種全新的民主體驗。由此而形成的網上輿論、網上民意,以其代表群體的分量,以其整體觀點意見的直率、全面,日益成為影響社會發展進步的重要力量。 

  在社會主義民主政治不斷發展的大環境下,在越來越重視輿論影響力的社會裏,在滾滾向前的時代發展大潮中,網絡輿論作為一種新的重要輿論,受到從高層到基層、從官員到百姓的重視是必然的。而不跟上時代步伐,看不到互聯網裏的政治,不理會網絡輿論,則變得越來越不明智。 

  事實上,互聯網政治開始發揮推動社會發展前進的作用。在互聯網這個巨大的輿論場裏,公眾來到這裏參政議政、指點江山、談是論非,這種沒有距離的交流,已大大開闊了公眾自身的視野、拓寬了公眾自身的思路、提升了公眾自身的素質。從高層到基層越來越多的的官員習慣于在這裏聽取民意,了解民情,擅于採納網民的合理意見與建議,推動工作,正確決策,促進發展。更有不少官員直接在網上開博客、在線交流。這些都是互聯網政治呈現的良好民主生態與氛圍。 

  的確,互聯網政治是一個新生事物,與現實世界的民主政治相比,它似乎還存在一個先天不足之疾。這便是虛假消息、謠言容易在這裏迅速傳播,也會出現一些幹擾破壞,過于情緒化的輿論容易在這裏滋生,等等。這不僅是對良性民主政治的一種損害,也影響著社會的發展。因而,如何維護互聯網政治的良好生態環境,推進互聯網政治的健康發展,不斷發揮互聯網政治在推動國家民族發展進程中的有益作用,至為關鍵。 

  還應當看到,建設好互聯網政治,也是對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一種豐富,同時,它所代表的群體也遠沒有涵蓋我們的全部。只有對互聯網政治有更全面的、客觀的把握,有科學的、理性的認識,我們也才能更好地推動它的發展。 

  領導幹部要適應互聯網政治 

  近年來,我國互聯網發展迅速,已與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生活發生了密切聯係。目前,我國網民已上億人,而且數量還在迅猛增長,網民在網上言政議政成為網絡上的主要現象之一。 

  中央黨校教授沈寶祥說,在國外,民眾通過互聯網,指點江山,臧否人物,參政議政,已是常事。開博客,或網上聊天,是當今各國政要向公眾傳達自己的政治立場和主張,塑造個人形象,與民眾增加互動,爭取選民支持的新方式。 

  民眾通過網絡參政議政,實際上是行使民主權利。所謂互聯網政治,其性質就是民主政治。這是在高科技基礎上,借助互聯網推進民主政治發展的一種新方式和新途徑。 

  今年“兩會”期間,中央電視臺國際頻道(CCTV4)開設了一個欄目,叫做“我有問題問總理”,短短幾天內,就吸引了12萬網民競相傾訴、提問、建言。“兩會”期間,網民通過網絡提出的問題,達幾十萬條。“民意直達高層直通車”。這是中國民主政治發展的新景象。 

  打開電腦,一些標題很引人注目:“總書記、總理也上網”、“省委書記發帖向網友拜年”、“市委書記上網與市民談心話發展”,等等。總的情況是,有越來越多的領導幹部上網同民眾溝通。通過網絡,我們的領導幹部能夠迅速地深入基層,聽民意,聚民智,加快決策科學化。互聯網的發展為政務與黨務公開提供了便利的途徑與手段,有關方面可以在最短時間內以最快的方式把需要公開的事項傳遞到多個城市與村莊,以利于群眾監督。 

  在我國,互聯網政治還是新事物,對領導者來說,也是一種挑戰。黨中央對此極為重視。 

  2007年1月23日中央政治局的專題學習內容,就是世界網絡技術發展和中國網絡文化建設的若幹問題。胡錦濤同志提出,各級領導幹部要重視學習互聯網知識,提高領導水平和駕馭能力,努力開創中國網絡文化建設的新局面。 

  在2007年6月3日至4日召開的全國網絡文化建設和管理工作會議上,國家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和文化發展戰略出發做為建設中國特色網絡文化的重大部署,其基本點是立足中國國情,重在建設和管理。也充分反映了我們黨對信息化發展規律的深刻認識,反映了黨對科學技術迅猛發展帶來的文化發展戰略機遇的準確把握,體現了黨在信息化條件下加強執政能力建設的高度自覺。 

  這也要求各級部門認清重大意義,進一步增強責任感、緊迫感。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