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鄉居民收入又有新增長 生活質量日益改善
國富則民強。中國城鄉居民收入每年都有新增長,經營、財產性收入比重上升成為其中的亮點。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從2002年到2006年,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遞增9.2%,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年均增長6.2%。2007年又有新突破,城鄉居民收入分別比上年實際增長12.2%和9.5%。
城鄉居民生活質量日益改善,居民發展性和享受性消費比重在不斷提高,食品支出比重持續下降。以農村為例,2006年農村居民用于交通通訊、文教娛樂、醫療保健三項消費的支出比重合計比2002年提高了3.6個百分點,其中交通通訊支出比重提高最快。
糧食連續4年豐收 2007年總產量突破1萬億斤
“我國糧食產量超過1萬億斤!”——2007年年底的這則消息令人振奮:這是1985年以來糧食首次連續4年增產。
黨中央、國務院5年來著力加強農業基礎地位,大力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2004年至2008年連續出臺5個一號文件,免除農業稅、糧食直補等一係列惠農政策接連出臺,使種糧農民得到實實在在的好處。
2003年至2007年,我國糧食播種面積由14.9億畝增加到15.9億畝。糧食產量從2003年8614億斤的低點逐年增加,一舉扭轉1998年後連續5年下降的局面。
雖然2007年以來國內食品價格上漲,但充足的糧食庫存使穩定市場有了基本的保證,正是“手中有糧,心中不慌”。
值得警醒的是,我國糧食總體上仍是產不足需,當前影響糧食生產的內外部因素更加復雜,糧食安全形勢依然面臨嚴峻考驗。
進出口貿易強勁攀升 世界排名連升三位躍居第三
外貿是拉動經濟增長的重要發動機。5年來,中國進出口貿易總額快速增長,從2003年不足9000億美元,到2007年首次超過2萬億美元,在世界貿易大國排名穩居世界第三。
貿易的高速增長,意味著一個國家的經濟與世界經濟更加緊密。商務部部長陳德銘指出,從2002年至2007年,我國進出口總額年均增長28.5%,是改革開放以來增長周期最長、速度最快、增速最穩定的時期,開放型經濟邁上了新的臺階。
不過,在我國順差屢創新高的同時,近年來的流動性過剩、貿易摩擦等問題也由此引發。另一方面看,受次貸危機等世界經濟不確定因素的影響,我國持續穩定出口的壓力也在增大。加快轉變外貿增長方式,促進對外貿易協調發展,任務十分艱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