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中時:馬謝財經政策辯論應該更深入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2-27 08:33:00  


  中評社香港2月27日電/台灣中國時報今日刊登社論說馬謝二人的電視辯論結束了,雙方的攻防策略、風度技巧或有可觀之處,但所觸及的實質牛肉卻是不多。唯一的政策議題焦點,則是集中在經濟建設與政府財政。我們認為,在台灣經濟瀕臨失序的今天,雙方候選人能針對經濟議題展開對話,無論如何是件好事。馬蕭陣營所提出的“愛台十二項建設”能不能為台灣經濟開啟新頁?其建設支出會不會如謝陣營所指,讓台灣的政府財政破產?都是值得深入討論的議題。這樣比起爭論廿幾年前的綠卡如何如何,是有意義多了。 

  許多經濟學者都指出,雖然過去八年的經濟成長數字不算難看,但經濟體質確實存在許多隱憂。以整體趨勢來看,台灣經濟成長的動力有越來越集中在“出口”單一引擎的跡象;島內投資、島內消費、與政府的建設性支出均明顯不足。對此,馬蕭陣營的經濟政策就提出了“愛台十二項建設”的主張,其內容包括全球創新中心、亞太經貿樞紐、台商營運總部、農產品精緻化等。這些經濟建設當然需要經費,而林林總總經費加起來一共要花多少錢、台灣出不出得起,當然要納入考慮。謝陣營批評馬蕭的財經政策是“破產經濟”,當然就是從支出/收入的缺口而做的推論。 

  社論指出,大致而言,馬蕭陣營所推的經建政策,是以政府做火車頭,希望以建設支出帶動經濟成長。這樣具有凱因斯學派思惟的政策思考,一般而言不一定正確,但是放在台灣多年來內需不足、公共建設遲滯的情境下來看,相對而言就比較合理。就以民進黨也不反對的觀光業、亞太營運中心發展來說吧,台灣目前的建設都明顯不足。中正機場設備落後、北中南三區還不能形成方便的通聯網路、公鐵路與航空動線之間亟待更方便的銜接、科學園區更需要公共建設的充實;凡此種種,都是政府該強化的公共建設。馬蕭陣營願意對這些實質問題提出方案,在一片口水揭弊聲中,總是件好事,值得肯定。謝陣營的政策論述就顯得較為單薄,諸多“點放”式的散彈論述,卻沒有整體的政策鋪陳。謝陣營必須要加強其論證,才能讓人看出其真正的治“國”方向;不能只是批評“別人說的做不到”,更要說明“自己怎麼做”。 

  社論說,就馬蕭陣營的公共建設會不會產生財政赤字而言,雙方的論點似乎沒有交集。謝陣營將馬蕭所承諾的支出加總,較之於“目前”的稅收,就發現其中赤字缺口甚大。而馬蕭則是預期台灣經濟將因此類支出而擴張所得、增加“將來”的課稅基礎,而不擔心赤字擴大。故雙方的論述差異在於“看現在”或“看未來”。但由於未來的數字估算繫於種種假設,這樣的爭辯很難得出誰是誰非的具體結論。簡言之,政府投資支出提升所得與稅基、稅基擴大支援政府投資支出,兩者之間有如雞生蛋與蛋生雞的問題,不容易有清楚的結論。既然要深入辯論經濟政策,我們希望馬謝陣營不只在“雞與蛋孰先”的邏輯辯證中鬥嘴,而要深入追究,拿出更具有說服力的佐證去駁斥對方,才能夠讓此難得一見的政策辯論撥雲見日。畢竟,辯論的目的不是比技巧、而是要見真相,而台灣民眾對未來經濟的關心,絕對值得雙方做進一步的探討。 

  比較讓人擔心的不是政府建設性支出金額的大小,而是雙方所承諾的降稅案或其他非建設性的支出案。謝長廷先前就提出對遺贈稅稅率的大幅降低案、也對“財政部”日前所提之綜所稅、營所稅等大幅降稅案表示讚許。但謝陣營也沒有對這些沒頭沒腦的降稅政策會不會使政府財政破產,有任何具說服力的估算。套一句謝長廷自己的用語,這些降稅案恐怕也具有陷入“破產經濟”的潛能。同樣的,馬蕭陣營雖然主張成立賦改會通盤研議將來的稅制,但是對於高職入學、五歲學童、老人假牙等非建設性支出,還是做出太多承諾。這些支出都不具帶動內需與稅基的乘數效果,馬蕭陣營需要提出更合理、更具說服力的估算才是。 

  總之,馬謝陣營交鋒了幾個月,好不容易才稍稍擺脫口水戰,開始進入正題。我們期待正面選戰,當然就希望彼此能做更深入、更細緻、更負責任的分析。


    相關專題: 臺灣322大選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