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天主教愛國會副主席劉柏年表示,"現在國外遊客來中國都可以帶聖經,奧運會根本不可能存在(禁帶聖經)這個事情。" |
流言七:“北京奧運會《聖經》禁令”報道屬無中生有
2007年底,美國天主教新聞社報道說,北京奧組委公布了一份禁止帶入奧運村的物品清單,“《聖經》竟然在被禁物品之列”。報道還稱,奧運會主辦方禁止運動員携帶任何宗教物品進入奧運設施。
對于這一“禁令”,美國和歐洲的一些媒體紛紛進行了報道,美國的福克斯電視台甚至聲稱:“中國不僅禁止《聖經》,而且禁止任何具有宗教象征性的物品”,有宗教人士在電視上表態說,如果中國不收回“禁令”,將敦促美國政府抵制北京奧運會。
《聖經》“禁令”純屬無中生有。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劉建超就此表示:“中國主管部門和北京奧組委沒有也不可能做出所謂奧運村禁用《聖經》這樣的規定。”他進一步解釋說,中國政府一貫尊重和依法保障在華外國人的宗教信仰自由,只要依法從事宗教活動,他們的權益將會得到充分保障。
《環球》雜志記者在調查中發現,北京的許多教堂都有《聖經》公開出售和贈閱,在西單圖書大厦、王府井新華書店等大型書店里,《聖經故事》《聖經智慧全書》等相關書籍比比皆是。
來到中關村圖書大厦,記者了解到,這里普通的英文原版《聖經》在春節後已經脫銷,不過消費者可以選擇耶路撒冷版《聖經》,只是它200多元人民幣的價格比一般的《聖經》要貴出不少。
此外,記者還發現,在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人民大學等高校的圖書館里,都有各種版本的《聖經》,普通的中英文或雙語版本學生都可自由借閱,在北大三角地也常常能看到二手的《聖經》出售。
在采訪奧運簽約飯店時,北京貴賓樓酒店、凱賓斯基酒店的管理人員都向《環球》雜志記者表示,盡力滿足客人的各種需要是他們的一貫宗旨,不可能禁止客人携帶《聖經》入住。不久前,記者在入住同爲奧運簽約飯店的北京長峰假日酒店時,酒店客房的抽屜里就有英文版的《聖經》供客人自由取閱。
在瑞士洛桑接受《環球》雜志駐日內瓦記者專訪時,北京奧組委委員、高級顧問魏紀中也表示,“現在北京的許多飯店里面,特別是招待外賓的飯店里,都放著《聖經》,怎麽叫不允許帶《聖經》呢?”
“在奧運村里面,專門准備了各種宗教的設施,有天主教的、基督教的、佛教的,伊斯蘭教的,等等,專門設立了特殊的、行使宗教儀式的地方。這些設施都建好了,大家可以親眼所見,怎麽能說連《聖經》都不讓帶呢?”魏紀中說,“所以說,這些流言都是一些很可笑的話,如果連《聖經》都不讓帶的話,那奧運村里面根本不可能讓你舉行宗教儀式,但事實恰恰相反,奧組委專門准備設施,讓你在里面就近進行。”
可以說,在北京,無論是外國游客還是普通市民,購買和携帶《聖經》都是公開、合法,且相當容易的事情。那麽,爲什麽某些西方媒體會炒作“奧運村禁止《聖經》”的消息?
流言八:“奧運泡沫”聳人聽聞 奧運經濟效應被過度放大
“那是2008年8月25日,北京奧運結束後一天。上海證券綜合指數以2657點收市,和2007年之初的水平一樣。奧運熱潮在消退,投資者抽身的速度和他們扎進來的速度一樣快,而且市場在瓦解。”這是2007年8月美國《商業周刊》描繪的一些預言者眼中的“末日景象”。文章隨後指出,在經濟學家看來,“後奧運”的破産十分不可能。
即便如此,針對“後奧運”時代北京的“唱衰論”一直不絕于耳。奧運會結束會同經濟周期的低潮期同時到來的觀點頻繁被討論。
早在2006年8月7日,日本《産經新聞》頭版就發表了東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一篇題爲《怎樣來防備》的文章,石原寫道:“低質量高速度的中國經濟看不到任何轉向高質量低速度發展的可能性,中國的經濟泡沫最遲也將在北京奧運會之後破滅。”
《中國即將崩潰》一書的作者章家敦則對美國媒體稱,隨著奧運會結束,“我認爲2009年、2010年對中國經濟來說,將是很困難的年頭。”
而就在日前,據路透社柏林報道,漢堡世界經濟研究所所長托馬斯·斯特勞伯哈爾預言說,“世界經濟將面臨大的動蕩,在北京奧運會後,中國的經濟泡沫將破滅,而中國的經濟發展受挫,會比美國經濟衰退給德國帶來的負面影響更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