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工貿易政策調整、工資急漲、人民幣升值、環保條例趨緊……種種不利因素,使珠三角港商的經營日趨困難。 |
中評社香港2月29日電(記者 黃曉南分析報道)去年6月出版的《時代》周刊以《陽光燦爛中見陰霾》(Sunshine, with Clouds)為題刊登專題報道,指出回歸祖國滿十年的香港形勢大好,同時亦有不少隱憂。8個月後的今天,此一見解最能反映香港經濟目前的處境。
2月27日,財政司司長曾俊華發表第三屆政府任內首份財政預算案,宣布去年政府盈餘高達1156億,為史上最高,又推出多項“派糖”措施,實行還富於民,廣泛惠及各階層。翌日的民調顯示,市民對預算案的滿意度創回歸以來的第二高,曾俊華的支持率更急升23%,一躍成為民望最高的政府官員。
2月28日,蘊釀25年的港珠澳大橋的興建邁出最重要一步,粵港澳三地政府就包括融資方案在內的細節問題達成共識,大橋最快在今年中動工,於2010年落成。翌日,建制和反對兩派報章的社評及報道,均認同大橋的建設大大有利於香港經濟,不單能創造大量就業,長遠更會為物流和旅遊業注入強大動力。
依上所述,香港經濟的形勢應屬大好;然而,近月來,一種“唱反調”的聲音卻越來越響亮,此中源於香港經濟四大支柱之首--貿易及物流業--出現了崩壞的危機。
很多人以為,香港經濟的命脈是金融業。其實,金融業只佔香港GDP的13%,貿易及物流業卻佔了29%。後者對香港的貢獻還在於僱用了24%的就業人口,遠高於其餘三大支柱行業,對社會民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同時,在“前鋪後廠”模式下,香港的貿易及物流業業務高度依賴內地尤其是珠三角的港資製造商。近年來,內地加工貿易政策調整、工資急漲、人民幣升值、環保條例趨緊、“兩稅合一”等連串不利因素,使珠三角港商的經營日趨困難。近日推出的新勞動法,更被認為是致命一擊,可能導致超過一半珠三角港商結業或倒閉。
一旦珠三角港商倒下去,本港貿易及物流業勢必受嚴重打擊,整體經濟也難以獨善其身。貿易發展局的報告就指,倘若內地進一步收緊加工貿易政策,1萬1千家港商將結業或縮減規模,8萬名本港僱員會面臨失業。該局主席林天福坦言,未來幾年會是珠三角港商最艱難的時刻,廠家面臨遷移至內陸地區或結業的命運。
然而,危中往往就有機,目前的困境也可以是一個汰弱留強的過程,促使業界實行升級和轉型,長遠有助提升香港經濟的競爭力。香港工業總會副主席劉展灝指出,在日益嚴峻的經營環境下,越來越多內地港商開始積極走設計及品牌路線。他舉例說,數十年前的台灣也面對產業升級、走高增值路線的壓力,雖然起步時舉步維艱,但到今天當地工業已進入另一境地。
理工大學中國商業中心主任陳文鴻就以企管大師Peter Drucker的“創造性破壞”理論形容內地港商目前的危和機。他舉例指,當年韓國大型企業在危機下改革,才有今天的成就。對港商而言,仍有不少工業值得發展,但大前提是追求高附加值、講求設計及高質素,否則只會被淘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