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從雙城的預算案措施和理財哲學看來,新加坡和香港之間的差異卻似乎相當明顯。
整體來說,新加坡政府在鼓勵企業研發和刺激創新型文化上走得更深、更前。但在提升城市商業競爭力方面,新加坡的這份財政預算案政府除了提到要扶植一些如金融業、高新技術工業等重點行業外,其他卻沒有著墨太多。
而在香港,這份新的財政預案上卻特別強化了城市的商業競爭優勢。港府把公司利得稅再減低一個百分點,至16.5%,使得香港在這場企業稅競賽上繼續拋離環球對手。另外,為了刺激企業在這個高度企業化的社會中進一步發展,香港政府更減免了一年的商業登記費。此外,這份財政預算案也帶頭環保(在這方面新加坡同樣落後),寛減環保柴油車輛和機器的稅項。
還有一項最重要的雙城差異就是,香港的財政預算案不只在計劃現在,更在策劃將來。
去年,雙城經濟均經歷了茁壯成長的一年(新加坡去年經濟增長了7.7%;香港的經濟則增長了6.3%),而且也同樣面對通漲壓力和不穩定的全球經濟大氣候。而雙城的財政首長也同樣強調,今年財政預算案的慷慨解囊不是年年必然的。新加坡因為執行間接稅制,企業稅和個人稅還有一些再下調的空間。相反,香港的銷售稅卻因種種政治束縛而無法推行,必須找尋其他擴闊稅基的可行辦法。香港現在的財政狀況看起來雖然強得令人妒忌,而且更有中國大陸的支持,但在全球性直接稅稅率下降和社會經濟開支增加的趨勢下,香港的財政又能如何緩衝呢?
沒錯,香港憑藉這份新的財政預算案,已經在這場雙城競爭中搶佔了先機,但優勢也還是很短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