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3月3日電/台灣“總統”大選倒數十八天,攸關全民利益的公共政策討論,卻淹沒在口水戰、抹紅戰等烏賊戰術中。謝長廷、馬英九兩位“總統”候選人甫公開向社會承諾不打負面選戰,如今一方緊盯對手家人進行一連串指控,卻又提不出具體證據,另一方揚言對簿公堂,“總統”大選已經失焦。
中國時報特稿指出,從周美青偷報紙、馬英九在美置產、馬唯中特權入學、馬冰如當大陸學校校長,一場大選攻防,把馬英九家人變成小偷、權貴、股神、賣台外省人,堪稱選舉奇觀。
無庸置疑,“總統”候選人是未來可能領導臺灣的人,其品性、學識、廉潔、能力都必須接受高度檢驗,檢驗甚至擴及家人。但是謝長廷陣營提出一連串驚人指控,如果又拿不出具體證據,也將使自己的誠信大打折扣。
同樣的,馬英九身為“總統”候選人,必須接受各界以放大鏡檢驗,也有義務清楚交代,化解外界的質疑與疑慮,若是不實指控,大可提告以法律自清,甚至拒絕再回應,但前提是一定要先誠實地說清楚。
面對謝陣營不斷拋出的問號,也許馬陣營難免抱怨“為何他丟一個烏龍指控,我們就必須回應?”但大選當前,全民高度關注,如果連對手刻意放出的煙幕彈都無法應付,甚至自亂陣腳,馬營的危機處理能力也會失分,當然必須步步為營謹慎回應。
二○○八台灣“總統”大選,國際關注,台灣人民殷盼和平的民主選舉,能產生一位最適合、最有能力的領導人,兩位經過執政黨、在野黨的黨內激烈初選勝出的“總統”候選人,有義務代表兩黨,向台灣人民交代未來藍圖;選戰漸進入尾聲,還在打負面選戰的候選人,是加分或減分?台灣公民自有公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