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 代政黨及選舉政治早已發現,各政黨泰半皆有意識形態及感情偏好極強的核心群眾。因此,各政黨在大選初選時,候選人為了在黨內出線,都勢必向這些核心群眾媚 俗,發表極端的言論主張。等到通過初選提名,才慢慢向中間修正,俾拉攏中間選民。若一個政黨形勢看好,它向中間移動時,核心群眾並不至於出現太大的反彈; 但若形勢看壞,開發中間選民的前景有限,這時候核心群眾的壓力 即會變大,而候選人唯恐輸更多,也只好回頭去擁抱核心群眾,在台灣這叫做“穩固基本盤”。
就 以馬英九陣營為例,它的基本盤是所謂的“深藍”選民,這些人是強烈反獨人士。稍早前馬英九為了所謂的“台獨選項論”,即被批評得體無完膚。但目前馬營形勢 看好,當馬英九動輒也跟覑一般人朗朗上口說“台灣是主權獨立國家”、“愛台12項建設”之類有點獨味的口號時,這些人已不以為意。
文章指出,相反的則 是民進黨形勢看差,過度的自衛會使得他們更難忍受任何偏離,只有純深綠相互擁抱,大家才覺得放心與安心。由此也可看出民進黨其實是瀰漫著失敗主義。最近這 段期間,民進黨的綠卡、周美青偷報紙、馬英九的女兒是美國人、馬英九的爸爸是“促統反統”、馬英九的姐姐是聯考槍手,整個選舉都已轉到家族大清算的方向, 民進黨想要贏大選,其難也可知。
民進黨再上街 成事不足敗事有餘
第二次候選人辯論,馬謝勝負已判,但真正讓人擔心的其實是國民黨執政後,民進黨所宣稱的重走街頭運動路線。台灣在解嚴初期,最高曾有過一年1800宗街頭群眾運動的紀錄,平均每天5宗。所幸當時國民黨執政,蔣經國還在,整個社會還能穩住陣腳。一旦將來國民黨重新執政,民進黨以舉黨之力動輒搞街頭運動,屆時社會混亂,誰知道會替台灣帶來什麼後果?因此,將來馬英九 最大的挑戰可能還不是經濟問題或兩岸問題,而是更上位的群眾政治問題。
台灣第二次,也是最後一次候選人辯論會已結束。這種辯論會不是考口才,不是考機智,而是考器宇格局和自信。這場辯論已高下立判,接下來台灣可能已必須思考新政府上台如何有為,以及舊政府下台會如何自處的問題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