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大公報:母語教學成敗不取決於升大率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3-15 10:03:23  


  中評社香港3月15日電/中文大學教育行政與政策學系教授曾榮光,昨日發表一項調查結果,指出中文中學畢業生因英文不如人,入讀大學的成功率只有英文中學生的一半,明顯處於劣勢。

  《大公報》今天刊登社評說,曾榮光是一位資深學者,有關追蹤研究前後進行了多年時間,其結論應該說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特別是調查指出了中中學生初中階段在中文、物理、化學、生物、經濟、地理、歷史等科目的學習上全面優於英中學生,但這種優勢在高中、預科階段卻未能得到保持,最後更因英文科成績有所不逮而在升大的激烈競爭中落敗。這一事實的指出,對如何進一步落實母語教學政策、更好發揮母語教學效果,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然而,曾榮光教授這一項研究成果,如果被解讀為中中學生不如英中學生、中文中學不如英文中學、母語教學不如英語教學,則恐怕不但不符事實,也與教育學和教學語言研究的基本原則、宗旨大相徑庭。

  社評指出,當然,有關人士或許會說,研究就是研究,事實和數據最重要,什麼政治因素或歷史原因概不在考慮之列。但是,任誰也不能否認,香港為什麼會在九七回歸之後明確提出推行中文母語教學,特區政府和一切有心人為什麼要花如此大氣力去提倡、鼓吹、推動中文母語教學,並不僅僅是一項教育舉措,而是有著歷史、文化、政治上的重大意義和良苦用心。而九七前中文的地位,包括投考公務員必須會考英文科優良而無須中文科及格,以至中文中學最終被迫得無法生存,殖民統治者的用心,也決不僅僅是一個教學語言問題。

  正是由於這一歷史原因和社會上長期“重英輕中”的事實,令到回歸後母語教學的推行決不可能一帆風順、立竿見影;很多家長仍以英中為子女擇校首選,個別傳媒更刻意渲染報道家長獲悉子女被派往中文中學時“如喪考妣”的煽情鏡頭;母語教學在推行上的曲折或一些未盡如人意的地方,更成了一些人動輒對特區政府施政進行抨擊的“殺手鐧”之一。

  社評表示,當前,母語教學的推行正進入關鍵時期,其中最重要的一點是必須進一步明確和鞏固母語教學已經取得的成績,母語教學有利於學生的整體學習,包括思考、吸收和表達,已是不爭的事實,近年中中生會考成績逐年提升也有目共睹。

  至於說曾榮光教授研究中提出的中中生升讀大學不如英中生,其實觸及的只是一個英文科教學問題而不是母語教學問題。不容否認,中中生用中文學習各科,接觸英文的時間自是少了,但物理、化學、地理、歷史不是語言科,不能用學物理、學歷史來學英文。學好英文的唯一辦法是教好英文科,包括提升英文科的教師水準和教學內容,以及提高學生學習英文的興趣。把母語教學與學生的英文水平混為一談是不當的,以升大成功率作為母語教學成敗的準則就更是以偏概全了。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