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是理論上應當加以合併建制,但由於缺乏成熟的機制條件,延後實行大部制。如組建能源部,原來的呼聲很高,很多專家提出紛紛建議。但是牽涉能源的煤炭、電力、石油、石化等行業領域的確具有很大的複雜性和廣泛性,這些重要部門自身有待進一步整合,其內部改革未完成,是以組建能源部存在較大難度。故而國務院首先組建能源管理委員會這樣一個高層次議事協調機構,然後組建能源管理局,通過這兩個機構來協調處理能源方面問題。汪玉凱認為,當石油、石化、煤炭行業內部改革完成到一定程度後,不排除將來還要組建大的能源部。還有許多專家提出的“大金融”與“大文化”部的改革設計,在此次改革中,並沒有推出。方栓喜分析道,“可能出於金融安全的考慮,一行三會(央行、證監會、銀監會、保監會)暫時沒有合併,但以金融業為例,混業經營是大勢所趨。”文化方面則牽涉到許多十分敏感的影響和關係,倉促合併容易產生負效應,所以延後到時機成熟再行部署比較有利。
四是真正具全新意義的部門,是工業和信息化部,為的是全面統合中國工業化的大工業部建制。國家行政學院公共管理教研部副教授顧平安認為,“它不僅融合工業生產,還包括上游研發、下游流通等,由此中央政府不能回避的問題是,要從宏觀上管理工業行業,推進資訊技術和工業行業的融合。”至於國防科工委也被合併進去,是因為國防科技工業的研發、生產與建設以及軍工企業的戰略重組等重大問題,都需要加強產業融合與產業配套。有人指出,成立主管工業化部門有複歸計劃經濟色彩的嫌疑,顧解釋道,新部門不是對計劃經濟體制下傳統工業管理方式的回歸,“它肯定是一個宏觀的、整體的、指導的,不是直接干預市場的,更多的是一種服務。”
五是提升管理決策層級,如環保部。儘管國家環保總局在1998年就升為正部級單位,但兼之只是總局,管理施展空間有限。一般是國務院組成單位的部委才參與重大決策,而直屬機構則負責專業性行政事務管理,基本上是國務院決定了的事情,然後交給環保總局去辦,環保總局本身無法參與決策。此次晉升為環保部,地位發生重大變化。可以直接參加國務院常務會議,在決策中的地位突顯了。國務院環保方面的檔,將由環保部起草,以國務院名義發出,如此一來,對地方約束力大大增加。
六是注重主體功能改造,如國家發改委,著重其負責宏觀規劃和加強宏觀調控的功能,並和財政部、中國人民銀行建立聯動協調機制,從而發揮宏觀調控的最有效性,減少宏觀調控的順延。今後,還會把國家發改委更多的行政審批事項轉移出去,將發改委轄下有關某領域的具體審批功能司局,放回到國務院相關的部門裏去。
總之,真正大部門制的建立,絕不可能一次完成,需要多次協調、磨合與推進,甚至重組。同時,在對地方政府機構的改革,除了上下必須對口的之外,目前還不要求地方和中央完全一致,地方可以因地制宜考慮自己的統籌和機構設置,調整和統籌機構設置。地方機構改革也不設定時間限制,由地方考慮何時改革、怎麼改革,但必須在中央政府的指導和統籌下來進行。可以想見,今後關於“大部制”的改革,還將有相當艱巨的任務和道路要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