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事實上,“小鷹”號在這種敏感時刻出現在台海附近已經不是第一回了。從1962年它投入現役以來,“小鷹”號的名字幾乎就和東亞安全事務緊密聯系在了一起。不誇張地說,“小鷹”號既是一艘軍事航母,也是一艘“政治航母”,近年來,它屢屢在中美關系和台海局勢的敏感時刻現身中國領海附近,傳達美國政府的“政治意圖”。
1998年8月,李登輝發表“台獨”言論,台海關系驟然緊張。當時在印度洋執勤的“小鷹”號航母進入南中國海,與“星座”號航母匯合,美海軍第七艦隊司令多蘭中將宣稱,美國海軍無疑將監視台海的局勢。
2000年2月,距離台灣地區領導人選舉不到一個月,“小鷹”號離開母港橫須賀,駛向台海區域。當時的美國太平洋司令部說,“小鷹”號進行的是事先排定的出海,但實際上是向中國大陸武力示威。而在2004年陳水扁就職期間,“小鷹”號則在菲律賓北部海域操演,繼續保持24小時內可以馳援台灣的戰略威懾。
“‘小鷹’號到台灣海峽,沒有任何軍事作用,它起的無非就是政治上的作用。”3月23日,軍事專家宋曉軍接受《國際先驅導報》采訪時表示,這些年來,“小鷹”號頻繁出沒台海,無非是美國在表明自己的一種姿態,此外幷沒有其他作用。
不願爲民進黨當局背書
不過,此次“小鷹”號在赴台海執行任務時,與以往有所不同。
首先是介入時間較晚,以往台灣選舉,“小鷹”號往往都是提前一個月左右就前往相關海域待命,而此次則是提前不到一周的時間。
其次,美方此次行動極爲低調,不僅絕口不提“小鷹”號執行任務的具體位置,同時也授意台軍方低調處理,和以往台當局氣焰囂張地向外界大曝美國介入台海局勢的做法形成强烈反差。
第三,前往台海的陣容也較以往爲小,雖然“尼米茲”號核動力航母是整個戰鬥群全部出動,幷從2008年1月24日開始就部署在西太平洋,但最有象征意義的“小鷹”號戰鬥群却只有“柯蒂斯·韋伯”號導彈驅逐艦陪同。
對于這種變化,軍事專家表示,這主要是由于近年來大陸綜合實力提升,在台海博弈中主導權逐漸增加所致。同時,此次選舉中台灣民心所向較爲明顯,因此美國不願意大張旗鼓爲民進黨當局背書。
美軍擔心大陸潜艇“失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