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3月30日電/美國華盛頓時報報道宣稱中國大陸瞄準台灣的飛彈達到一千四百枚,比起年初陳水扁新年談話的一千三百廿八枚,數量再推上新高。聯合報分析報道,站在兩岸宏觀的角度,這些數字變化的意義並不大,真正值得推敲的,反倒是釋出這些訊息背後的思維和動機。
報道說,首先要釐清的概念是,“有多少飛彈對準台灣?”這數字會隨著飛彈的生產、汰舊、妥善率和機動部署的位置等變數,時時改變。因此不能直觀地認定從一月到三月,對岸又製造了六、七十枚飛彈對付台灣,解放軍事實上也沒有這麼高的產能。
因此真正值得玩味的,一是這則訊息來自立場保守,經常獲悉軍方內部訊息的華盛頓時報。二是它出現的時機。
台灣“總統”大選剛結束,主張與中國大陸和解,甚至有條件簽訂和平協定的馬英九當選,勢必影響到台灣未來的軍購政策。
在蕭規曹隨的三項軍購後,台軍也將在馬英九的任期中開始規劃第三代戰力,換裝的規模多大、投入多少資金,與屆時兩岸關係好壞有直接關係,如果兩岸關係改善有限,大規模軍購不難得到支持,但如果兩岸順利復談,形勢日漸緩和,要求兌現“和平紅利”的呼聲勢必愈來愈高。
所謂“和平紅利”,就是“國家”重大外患消失,政府資金由軍用轉向民間帶來的收益。誠然,現在談“和平紅利”實在早了一點,但對於美國外交圈的“藍隊”和軍火公司而言,靠著在重要時刻釋出類似的訊息,維持“中國威脅論”的能見度,的確是必要的操作手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