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4月4日電/馬英九真的“準備好了”?丁渝洲以“過來人”身分提出的建言,有些話可能講得重了點,卻直指馬團隊此時最應該做到的“謹言慎行”。尤其兩岸外交等大政,馬英九更應在充分資訊與專業幕僚協助下“少說多做”,才能盡速達到政權交接的高度與做好相關準備。
中國時報今天特稿說,丁渝洲舉很多例子說明他為何認為馬團隊“離準備好還有很長一段時間”。這些例子可能見仁見智,但光是昨天馬營對於“邦交國”的發言,就著實令人捏把冷汗。
呂秀蓮才剛說出“有些‘邦交國’還未發賀電,是警訊”,馬營為了立即反駁呂秀蓮說法,竟然由不具外交專業背景的發言人出面,大膽暗示“只有聖克里斯多福一個‘邦交國’危險”,但隨後遭到“外交部”反駁,強調台聖邦交並無問題。
丁渝洲建議,應該少說多聽,是有其道理的,至少馬英九也該視為善意的諍言。
不過,丁渝洲在八年前經歷的第一次政權交接過程,與當前第二次政權交接已有很大不同,外界對此應以更多元的面向觀察馬團隊是否“準備好了”。
當初陳水扁是在沒有準備的情況下當上“總統”,加上民進黨無執政經驗,李登輝又樂意傳承,因此扁是無條件接收李的“國安”團隊,兩者具有一定互信基礎。特別是“國安”、外交、“國防”等單位,甚至主動聯繫進行交接簡報和協助,所以當初問題沒有這回第二次政黨輪替來得複雜。
丁渝洲能在第一次政權移轉中,扮演李扁傳話人重要角色,一是他時任“國安局長”的職務,一是他受到這兩人的充分信任。如果,丁渝洲是在八年後的今天當“國安局長”,在藍綠陣營缺乏互信基礎下,恐怕也無法在政權移交中發揮應有的功能。
舉個簡單例子,馬英九可能就不信任現任“國安局長”許惠祐。“國安局”要替馬英九住家或辦公室做反竊聽偵測,馬營不太可能願意由扁政府的“國安局”來做,甚至可能懷疑“國安局”會藉此之名來裝竊聽裝備。同樣的道理,無論是外交與兩岸,馬政府也不會去問扁政府的相關政策主事者,因為雙方政策南轅北轍。
當年李扁具有信任基礎下,政權移交仍被陳水扁指為驚心動魄;此時扁馬缺乏互信基礎,政權移交會不會落得只剩檔案公文形式,外界也正拭目以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