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4月9日電/《文匯報》今天刊登首都經貿大學公共管理系副教授張智新的文章指出,面對這一波反華小氣候,我們雖然需要通過加強國際公關、改善國內媒體環境等來加以重視和應對,但也不值得過於警惕敏感,更不要因被其激怒而被牽著鼻子走。不為所動地潛心推進各項改革,平心靜氣地檢討自己的民族宗教政策,發揚優勢修正錯誤,這才是應對西方反華潮應有的心態。
自從3月14日拉薩等地發生“藏獨”暴亂以來,歐美逐漸形成了一股來勢不小的反華小氣候。如何評判這一波反華潮,中國政府和民間又該如何應對,是全球華人近來廣泛關注和熱議的話題。深入觀察西方近來的對華輿論攻勢,縱觀歐美等國歷來對華輿論的演變軌跡,就可以看出這一波反華小潮流的諸多特點。
與上世紀西方對華輿論宣傳態勢相比,這一波的反華輿論有著諸多相似甚至相同之處:在口徑上,不約而同地將矛頭直指中國政府;在時間上,都是以最快速度搶佔輿論先機;在主題上,仍以西方民主廣泛關注的人權、宗教自由、政治民主、文化多樣性等為旗幟;在策略上,仍是採用逆反策略/凡是中國政府披露的信息,都一律予以懷疑或者過濾,凡是反對中國政府的組織或個人的聲音,都一律加以彰顯、放大和渲染;在主體上,仍以境外分裂勢力為急先鋒,一些重要媒體、人權活動組織以及少數反華政客為主要力量,少數政府及議會官員附和響應。
冷戰思維VS地緣角力
文章說,但與以往相比,這一波反華潮也有一些新特點:所有輿論焦點都直指中國政府和人民高度敏感的奧運主題,奧運標籤滿天飛;意識形態對攻戰中多了一個新武器/民族主義,將中國民眾的所有反彈表現都一律歸結為民族主義;媒體、非政府組織和個人十分積極,但官方反應並不熱烈;西方各國不少議會組織頗為熱衷,但多數國家政府消極應付;傳統媒體仍然顯示出較強的影響力,但在新媒體/互聯網上,西方的反華潮的實際效果遠未達到其預期,甚至遭遇強有力反彈和狙擊;對於以往反華輿論,海外華人雖也有還擊,但多數消極應對或者心理上被動接受,但這一波逆流卻遭遇普遍反感。
從歷史經驗看,中國奧運年出現的這一波反華潮,應該是意料之中的必然現象,關鍵是如何評判其實質。
眾口一詞地指責中國政府的“鎮壓”行動,批評中國長期以來的民族宗教政策,充當達賴喇嘛等人的傳聲筒,所有的跡象都充分表明:長期受冷戰思維浸淫的西方媒體,腦子裡本來就充斥著對中國根深蒂固的誤解、偏見和傲慢,在出現“藏獨”騷亂這類國內問題時,自然就條件反射般地做出各種抗拒的反應。
至於少數意見領袖、人權組織,則是出於其激進、狂熱到近乎偏執狂般的政治潔癖,根本無視歷史和現實,也毫無探究事實真相的動力,只圖宣洩其政治理想主義和道德優越感的一時之快。當然,他們一貫就是這種掌握真理道義者天下捨我其誰的道德霸權主義面目,不單單是對中國。
面對中國不斷崛起的現實,一些西方政客及其操縱的傳媒越來越深刻地感受到與日俱增的地緣政治壓力,骨子裡不僅有“逢共必反”的情結,更逐漸積累了“逢中必反”的新偏見。在這一點上,中國官方所謂“分化圖謀”、“和平演變”的論斷,雖然從語言上似乎過於意識形態化,也似有陳詞濫調之嫌,但用來洞悉西方反華伎倆的實質,還是屢試不爽的。
沉渣終被雨打風吹去
文章指出,值得注意的是,這一波反華小氣候遭遇了全球華人勢頭不小的網絡反擊。雖然不少大唱反華調的西方人士將其視為被民族主義毒害的群氓,而且相信仍會繼續其“傲慢與偏見”的陳腐表演,但他們的行徑會讓更多中國人明白一個道理:雖然這種小氣候甚或潮流將來仍將層出不窮,但“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事實真相終會隨著時間流逝水落石出,中國和平發展的步伐也必將隨著改革開放進程的加快而加速。
而這種小插曲,雖然也需要通過加強國際公關、改善國內媒體環境等來加以重視和應對,但也不值得過於警惕敏感,更不要因被其激怒而被牽著鼻子走。不為所動地潛心推進包括政治體制在內的各項改革,平心靜氣地檢討自己的民族宗教政策,發揚優勢修正錯誤,這才是應對西方反華潮應有的心態。
歷史終將證明,這些不時泛起的沉渣,很快就會被“雨打風吹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