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4月20日電/民進黨昨天敗選最後一場擴大檢討會議,雖然場面失控,不過還是達成共識,主張台灣主體性應是包容、接納、擴大的路線,不應成為黨內鬥爭或敵我矛盾間相互攻擊的工具。
此外,會議也達成廢除排藍名調的共同意見,但初選仍用黨員投票和民調的初選提名制度。雖然前主席游錫堃主張保留排藍名調,會議結束後,黨中央發出的結論,還是將廢除排藍名調列為共同意見。
聯合報報道,對於本土論述,會中共識認為,因應全球化,政策路線必須與時俱進,豐富本土論述並尋求更高度的社會共識,與國際接軌。而且台灣主體性已是社會主流,不是民進黨的唯一圖像,應是擴大包容,廉能、進步、民主,及文化多元等重要價值。
對於清廉問題,黨內都有共識,“清廉操守與黨紀黨的整體形象攸關整個黨的選舉結果與發展”,清廉操守是黨的核心價值,黨紀要落實,中評會和廉政委員會應發揮功能。
分組討論主持人賴清德說,廉政委員會成員十一人,現在只有九人,積壓了很多案子,考紀案到廉政委員會都變成了口號,不符合人民的期待,而黨中評會也都是行禮如儀,沒有發揮功能,未來都要加強。包括改良廉政和紀律評議制度的公正性和透明性,適度引進外部監督機制,確保清廉形象。
“立委”管碧玲也念一段共同意見說,“民進黨最大威脅是被認為理想性喪失,不再能純以本土為號召即能贏得同情,同時派系及人頭黨員問題阻礙政黨轉型,因此政治版圖愈做愈小,無力打破結構魔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