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4月24日電/美國《國際先驅論壇報》今日刊登署名分析文章指,旅游業宣傳“不可思議的印度”,但事實上,那也是一個脆弱的印度。在印度鄰國走一圈,就會發現這個亞洲巨人盡管經濟興旺,全球影響力上升,但面臨嚴酷的地緣政治。
文章說,西面是世仇巴基斯坦,還有阿富汗,這兩個穆斯林國家落入基地組織和塔利班恐怖主義的魔掌,它們的瓦解可能給以印度教徒爲主的印度帶來難民和暴力。
經過三場戰爭,克什米爾仍是一個火藥桶,而如果失去查謨和印度唯一以穆斯林爲主的州克什米爾,就可能引發分裂主義的連鎖反應,因爲印度的宗教、種族、區域和語言五花八門。
北方有中國,令印度人心力交瘁的是領土問題,而不是貿易問題。讓這兩個亞洲大國成爲鄰國的,不是地緣政治,而是槍炮。
1962年,印度在邊界之戰中敗給中國,這個“恥辱”仍然銘刻在印度人的靈魂中。新德里的挫敗感無法停息,中國仍然佔領著喜馬拉雅西部的阿克賽欽地區,幷宣稱對印度阿魯納恰爾邦的主權。
文章指出,事實上,十年前,印度領袖的核試驗理由是中國的核武庫,而不是巴基斯坦。印度官員公開表示被中國“包抄”,中國的新式深水海軍和海軍設施從巴基斯坦延伸到孟加拉國到緬甸——這條“珍珠鏈”可能把印度洋變成中國洋。
至於印度北部小國尼泊爾,新德里擔心毛派本月的勝利可能鼓舞肆虐印度農村的毛派起義,他們曾造成數千人死亡。總理辛格稱之爲印度所面臨的“單一最大安全挑戰”。
在東部,不丹和孟加拉國不時變成印度北部種族、部落和分裂組織的避難所,他們在抵抗印度統治的幾十年間已經造成超過5萬人死亡。因此新德里不顧爭議援助緬甸軍政府,換取緬甸攻擊反印度叛亂的好意。
最後是南方,斯里蘭卡25年的內戰是揮之不去的頭痛問題——記憶中,印度軍事干涉導致泰米爾武裝分子在1991年刺殺總理拉吉夫·甘地,印度擔心獨立的泰米爾國將煽動生活在印度南部的6000萬泰米爾人的分裂主義熱情。
文章引述著名戰略分析家切拉尼(Brahma Chellaney)表示,“印度的鄰國利用所有這些牌遏制印度,這些牽制著我們的外交政策選項。”“由於鄰國可能進一步提出權利要求或者干預,印度不得不維持微妙的平衡。”
因此,印度面臨親近悖論。新德里與俄羅斯、歐盟、美國和日本建立戰略關係,幷和巴西、尼日利亞、以色列、伊朗、印尼等夥伴簽署重要的武器及貿易協議。同時,南亞佔印度貿易的比重大約爲2%。
文章說,印度總理特使薩蘭(Shyam Saran)認爲,新德里對鄰國采取“堅定的再三思考”的態度——承認不能與它們隔絕,“除非能够確保一個相對和平與穩定的外圍”,否則無法全面發揮印度的經濟潜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