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4月29日電/《大公報》今天刊登一篇署名文章說,正值“汪辜會談”十五周年之際,即將上任的台灣國民黨政府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馬不停蹄地在大陸上海、蘇州、廈門等幾個台商聚集的沿海城市,進行“謝票”活動。“謝票”是國民黨在大選中獲勝、從民進黨手中奪回執政權之後的一項例行公事。然而,與喜形於色的國民黨在台灣各地的“謝票”不同,江丙坤此次大陸之行,由於新當選的“總統”馬英九有意在“九二共識”基礎上,盡快恢復台灣海基會與大陸海協會的商談,加上早前已有象徵兩岸關係重大突破的“胡蕭會”,就顯得別有一番情調。
兩會復談“時不我待”
文章指出,政權交接日益臨近,國民黨雄心勃勃要重振台灣社會經濟,可謂百廢待興,千頭萬緒。馬英九將改善兩岸關係、恢復兩會商談作為其施政的切入點,是按準了脈搏,抓住了要害。馬英九在改善兩岸關係上的諸多承諾將在“五二○”後隨即推動落實,而兩會復談必然是先行的工作,正是所謂“時不我待”。“胡蕭會”後,國民黨再推出“謝票之旅”,在兩岸關係改善和發展上,同樣具有一定的指標性意義。日前江丙坤在大陸廣泛接觸台商,了解情況、聽取意見,並多次表示,接任海基會董事長後,將努力發揮兩會協商的平台作用,先從兩岸急迫的事務開始做起。在他任內,海協會和海基會的交流將更加頻繁和務實。顯而易見,“謝票之旅”在為兩會復談作準備,是兩會復談的前奏曲。
兩岸兩會相繼設立於九十年代初,是順乎潮流和順應民意的產物。兩會設立後為兩岸交流作出了諸多貢獻,特別是在郵電通訊、海事交往及法律相關的一些具體事務上,為兩岸民眾的往來和貿易交往創造了有利條件。歷史上的“汪辜會談”之所以能夠載入史冊,至今仍為兩岸民眾津津樂道,難以忘懷,關鍵在於它衝破了當時兩岸關係的藩籬,在“九二共識”基礎上,為兩岸中國人和平發展和最終實現統一跨出了實質性的一步。
兩岸關係景象喜人
文章表示,“汪辜會談”的成功實踐,說明以“九二共識”為基礎,推動兩岸的協商與合作是化解兩岸關係緊張對峙的正確方向,是海峽兩岸面對諸多難題,包括政治、經濟和意識形態領域的重大分歧和不同利益訴求,得以撥開雲霧見日出的可行之道。然而在民進黨執政及此前一段相當長的時期,由於執政者極力推行“台獨”錯誤路線,兩會協商停頓,原本應當事務繁忙的這個重要機構,幾乎成了虛設。馬英九一再表示,執政後要重啟兩岸中斷的兩會協商機制,並在新“內閣”成立之前一早公布了海基會掌門人的任命,為恢復兩會商談創造了良好條件。馬英九日前出席《勁寒梅香──辜振甫的一生》紀錄片發行儀式,稱讚辜振甫是一個“典範”、一個“制度”、一個“傳奇”。馬英九感慨地說,很難再找到這樣的典範人物。並表示期待有更多類似的典範能不斷湧現。
目前的兩岸關係,比起台灣大選前的陰雲密布和劍拔弩張,大有“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的喜人景象。江丙坤成功的“謝票之旅”,讓兩岸民眾對未來的兩會商談充滿無限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