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第二艘瀕海戰鬥艦“獨立”號(LCS-2)成功下水。 |
中評社香港4月30日電/環球網消息:奧斯圖造船公司(Austal )網站4月28日報道,美國瀕海戰鬥艦“獨立”號(LCS-2)當日成功下水。
“獨立”號瀕海戰鬥艦在2006年1月份鋪設龍骨,將系泊奧斯圖造船公司的造船廠(位于亞拉巴馬州墨比爾市),進行戰鬥測試,其他艦載系統也將在這里安裝完畢,預計正式海試工作將于2008年年底進行。
美國海軍將對“獨立”號和“自由”號瀕海戰鬥艦進行評估,作爲擴充現有313艘戰艦計劃的一部分。
按照美國海軍目前的計劃,將最終建造55艘瀕海戰鬥艦。
海軍作戰部部長加里•拉夫黑德(Gary Roughead)今年2月12日在五角大樓召開的一次會議上說,313艘戰艦是基礎,看一下海軍的造艦計劃,就會知道瀕海戰鬥艦是美國軍艦數量攀升的主要動力源,這還不僅僅是數量的問題。
拉夫黑德說,美國海軍在“藍色海域”確實很好,但在“綠色水域”(瀕海近岸區域)存有空白,瀕海戰鬥艦是填補這一空白的最好選擇。
自上世紀90年代海灣戰爭以來,美國海軍日漸重視在對方海岸水域進行軍事行動,因其所有的作戰行動幾乎都發生在近海,且規模程度和種類方式等都在增加。統計數據也表明,近30年來美國海軍5艘較大型艦船的損壞都發生在近海水域。
由此可見,瀕海戰鬥艦非常符合美國海軍“由海向陸”的近海戰略,特別是近年來“全能武士”海上新戰略的需要。
第一艘瀕海戰鬥艦“自由”號的標准排水量2840噸,滿載排水量達3089噸;艦長115.5米,寬13.1米,吃水3.65米;最大航速超過45節,巡航速度可達到30節;全速航行時,可在7個船長的距離內作360度的回轉;最大航程6900海里,這遠遠超過一些現役護衛艦的水平。
美國海軍確定瀕海戰鬥艦最突出的特點是小型、快速、機動、吃水淺、火力强等。它在理論上可以通過迅速互換不同的模塊,如反艦、反潜或反水雷模塊,達到使用一種戰艦就可一次性地完成近海海域的多種作戰任務的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