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溫家寶在回信中對學子說,無論將來從事什麽工作,了解農村都是不可或缺的一課。資料圖片為2007年元旦之際,溫家寶到陜西農村慰問幹部群眾的情況。 |
中評社香港5月3日電/浙江大學傳媒學院的許雪斌、陳偉、楊子飛,以及管理學院的張棟梁這4位普通學子,這些天一直沉浸在無比的激動之中。對他們來說,2008年4月23日將是一個值得終生銘記的日子,因爲在這一天,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寫給他們的一封親筆回信,從首都北京傳送到了西子湖畔的求是園。
浙江日報報道,溫總理的回信用毛筆小楷工整地寫在兩張潔白的信箋上。溫總理在信中寫道,大學生開展農村調查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回想六十年代我上大學時,幾乎每個假期都到農村去,結識了許多農民朋友。在中國不懂農村就不會真正懂國情。對大學生來說,無論將來從事什麽工作,了解農村都是不可或缺的一課。
“想不到,日理萬機的總理給我們這幾位普通的大學生寫來了親筆信。”手捧溫總理的回信,許雪斌的心情久久難以平靜,他向記者講述了這一幸福的過程。
許雪斌、陳偉、楊子飛和張棟梁4位本科生和研究生求學於不同專業,但都是浙江大學“三農”協會的重要成員或重大活動的組織者與參與者。成立于 2003年的浙大“三農”協會,是我省首個以“深入農村、關注農業、關心農民”爲主題的綜合性高校學生社團。2007年暑假,許雪斌等和其他同學一起來到杭州建德農村開展社會實踐和新農村建設調研。回到學校後,同學們根據所見所聞、所思所想,寫了一份近6000字的調研報告。
2007年歲末,4位大學生鼓起勇氣,將調研報告和一封充滿了真情實感的2000字長信寄給了溫家寶總理,將他們對新農村建設的一些想法和他們的愛國情懷一起寄向了北京。今年3月,信件和調研報告輾轉送到溫總理手中,4月21日,總理提筆給他們寫了回信。
談到給總理寫信的初衷,4位學子深有感觸地說,之所以這樣做,跟學校和社會各界的倡導與支持是分不開的。學校積極鼓勵師生參加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和農村社會實踐,提出“將高質量的科研論文寫在希望的田野上,在農村豐沃的土壤里培養杰出人才”,這種濃鬱氛圍深深感召著我們、激勵著我們。
記者了解到,這些年來,浙江大學提出舉全校之力參與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學校每年有500多支小分隊利用暑假走進農村的山山水水,開展“深入浙江百鄉千村新農村服務”、“百支小分隊服務百縣”、“服務西部、參與西部大開發”、“博士生報告團”、“百名博士西部行”、“文軍長征,重走西遷路”等一系列社會實踐活動,深受廣大農村和農民的歡迎。最近,浙江大學有60多名本科生和研究生報名,立志奔赴農村當“村官”,在農村廣闊的舞台上奏響青春之歌。
省委書記趙洪祝在得知這一情況後立即作出批示、提出明確要求。他强調,深入基層開展社會調查和社會服務,是大學生了解國情、增長知識、豐富閲歷的必修課,這也是理性愛國、成才報國的具體實踐。我們要認真學習貫徹溫家寶總理的回信精神,進一步改進和完善新農村建設工作,切實把廣大師生理性愛國、成才報國的積極性保護好、引導好、發揮好。浙江大學黨委書記張曦和校長楊衛在學校學習貫徹溫總理回信精神座談會上明確表示,溫總理的回信爲我們培養學生進一步指明了方向,學校將進一步深化教學科研改革,搭建更多的平台,爲學生深入農村、服務農業、參與社會實踐創造良好的條件,激勵廣大學生學好“不可或缺的一課”。
溫總理的回信在浙大校園內引起了巨大的反響,對學校正在開展的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試點工作是一個極大的推動。許多老師和學生認真學習領會溫總理回信精神,紛紛表達踐行總理教誨的決心。
浙江大學中國農村發展研究院院長黃祖輝教授說,希望的田野爲優秀人才的成長提供了廣闊的舞台,我們作爲教師要積極引導、支持和帶領廣大學生服務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楊子飛告訴記者,溫總理的諄諄教誨讓他深受鼓舞,“我覺得,當代大學生應該投身廣闊的農村,觸摸脚下每一寸土地的溫度,在農村大舞台上奏響青春之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