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錦濤主席、溫家寶總理肩並肩,走進災區、指導抗震救災。(資料圖) |
中評社香港5月17日電/華盛頓郵報將於5月18日發表美國時代周刊北京分社社長傅睦友(Matthew Forney)撰寫的題爲《災難是如何提升中國自信的》文章,稱目前這場舉國上下齊心抗震救災的民族運動,已從以往“一致對外”,轉向了“向內轉變”,幷向世界證明了自己的自信心。
文章說,大規模破壞圖片和個人的勇氣,正激勵全中國的普通百姓爲遠在喜馬拉雅山區的地震災民捐錢捐物。
這種民族意識的目的,可能看起來很象美國人在卡特裡娜飓風襲擊新奧爾良後的普遍反應,但目前正在中國所發生的一切則是全新而意義重大的。
這標誌著在中國近代歷史上,第一次普通中國人都參與到一場民族運動當中,而這樣的運動却不是去抗議外國勢力。直到現在,中國一直把自身定義爲“我們與他們”,但今天,它却變成“(只有)我們沒有他們”。這種變化對今年夏天的北京奧運會,甚至對未來的中國自信心,可能都具有深遠和積極的影響。
直到5月12日的大地震發生前,中國普遍存在著一種挫折感。中國人已把北京奧運會視爲對這個國家進步的一種肯定,但當他們環顧世界時,却發現有人在爲著蘇丹、西藏等事件指責自己國家。
甚至,連緬甸政府在遭到台風襲擊後不願接受外國援助,中國也要令人奇怪地遭人指責。中國人對這些國家政策沒有疑問,絕大多數人覺得是世界違反了一項約定――奧運會理應得到贊美,而不是譴責。
這些感情的背叛,可以用3月份在互聯網上出現的一首極受歡迎的詩歌來概括。這首題爲《中國人的不滿》的詩寫道:
當我們閉關鎖國的時候,你們把鴉片走私到開放市場。當我們擁抱自由貿易的時候,你們責備我們拿走了你們的工作機會。當我們建立我們自己工業的時候,你們叫我們環境污染者。當我們向你們出口貨物的時候,你們責備我們造成了全球氣候變暖。
這首共有32行的詩歌還寫道:當我們擁有10億人口的時候,你們說我們在破壞這個星球。當我們努力控制人口的時候,你們說我們濫用人權。當我們沉默的時候,你們說你們想讓我們言論自由。當我們不再沉默的時候,你們又說我們是被洗腦了。
華盛頓郵報的文章稱,中國人對外國人的敏感態度幷無新意。在過去幾十年裡,群衆對民族凝聚力的表達,始終來自於針對其它國家的受害者般的共同責任感。比如說,近幾年發生的兩次反美示威和數次大規模的反日遊行,以及今年因親藏獨者擾亂奧運火炬在巴黎的傳遞而引發的反法示威。
文章稱,沒有人質疑中國在殖民國家手中所遭受的苦難,但中國只有抖落背上的歷史負擔,只有從內部激發民族團結意識,才會變成爲一個自信而現代的國家。
四川大地震是個悲慘的災難,但其長遠影響可能會被證明是有益的,這些影響會幫助中國形成自己的現代身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