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5月22日電/迄今,災區的不少受災兒童時常出現驚叫、發呆、噩夢等心理危機。解放軍總後勤部21日派出8支心理救援隊,赴災區執行心理應急干預任務。這是中國軍隊歷史上首次派出的專業心理救援隊。
文匯報報道,截至21日7時,全軍共抽組醫療隊100支、3,158人,防疫隊47支、295人,心理救援隊8支、24人,調運衛生防疫車、凈水車、淋浴車等90多台,累積救治傷病員33,340人、手術6,292例。
記者、救援人員列干預範疇
此外,中央人民廣播電台與中國國際廣播電台,近日分別開播一套名為“與你同心——災後心理援助行動”廣播節目,向各地特別是災區群眾,提供心理干預等特殊救助。
活動專家組組長、中國心理學會理事長張侃表示,此舉將通過實施心理干預,幫助災區人民特別是災區兒童和青少年恢復信心,戰勝失去親人、朋友的痛苦。他並指出,重大災難往往也會給現場救援人員和記者帶來巨大心理創傷,“救援結束後,現場救援人員和記者的心理問題也需要救助和干預。”
正在成都參與心理救援的武漢心理醫院副院長施琪嘉接受電話訪問時表示,很多受傷的兒童在地震發生後從家鄉不斷地轉院,這樣會使他們對環境產生不安全感。同時,每天大量的媒體來到醫院對孩子進行訪問,也對兒童造成了心理傷害。
媒體對孩子造成心理傷害
他舉例說,有個9歲的小學生被埋廢墟裡時唱著歌等著被救,被送往醫院後媒體頻繁採訪得最終讓孩子情緒失控,在醫院裡大喊大叫,不准別人接近。目前而言,最重要的還是要固定志願者,讓孩子們有穩定的安全感,心理干預是一項災區長期的工作,現在亟需在全國建立一整套心理干預系統,來撫慰這些在地震中受傷的兒童。
中國第一位災害心理學博士董惠娟教授認為,為災區孩子們搭建能夠抵抗地震災害的教室,讓他們重新回到熟悉的學習環境,有老師和同學相互陪伴,是幫助他們走出災害心理創傷的最有效手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