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英九認真做筆記、寫提示,樂觀又謹慎地面對兩岸議題,正如他自己所言,走的穩比走的快更有意義。(中評社倪鴻祥攝)
|
中評社台北5月23日電(記者 倪鴻祥分析報導)馬英九昨天與台灣媒體茶敘,對每一個問題都做筆記、寫提示,回答兩岸關係問題時,都展現十足的誠懇與認真,在樂觀中帶著謹慎。馬英九看待兩岸問題,確實如他自己所言,“走的穩比走的快更有意義”。
昨天是馬英九首次在“總統府”與台灣媒體茶敘。他對與會的記者並不陌生,但他不但認真做筆記、寫提示,以防漏答,而且直接面對問題,毫不拐彎抹角,展現十足的誠意,特別是有關兩岸關係問題。因為他知道,透過現場直播的媒體茶敘,他不但是回答媒體的問題,也是與台灣民眾,乃至北京高層的對話。
馬英九肯定大陸國台辦陳雲林的談話出於善意,而且認同這是兩岸關係進展的一個歷史契機,大家都應該認真的把握機會。他也對國民黨主席吳伯雄訪問大陸抱持樂觀態度,而且確立在兩岸正式溝通管道(海基、海協兩會)之外,維持第二軌道的必要,即藉“國共平台”彌補兩會管道不足之處。
馬英九清楚,即使日後海基、海協兩會正式復談,仍有事先溝通的必要性,這個事先溝通,可以藉由非正式官方的國共平台代勞,一方面可以增進兩岸的互信基礎,另方面也不致於發生兩岸溝通認知錯誤的情形。
但馬英九的兩岸關係,並非一個勁向前衝。他對陳雲林對台談話提到“和平統一”,即有所保留,他認為大陸最近都是使用“和平發展”字眼,這是兩岸的“文字政治學”,用來擱置爭議。馬英九等於也藉此向台灣民眾宣示,他對“和平統一”的說法,並沒有照單全收。
至於,何時邀胡錦濤來台訪問的問題,馬英九更是清楚的表明,要等“水到渠成”,不要“揠苗助長”,因為馬英九清楚,台灣仍有500多萬的人民,憂心兩岸破冰後的台灣處境。
換言之,馬英九間接表明此刻還不到“兩岸領導人互訪”的階段,但他又強調“走的穩比走的快更有意義”,代表他不斷絕互訪的可能性。
當然,對於大陸敏感的問題,馬英九深知他自己也需要小心面對,正如同他自己所說,他正小心翼翼的建立雙方互信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