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實力包括很多方面,最重要的就是中國對世界的宣傳。不久前,北京奧組委招募了知名的國際公關公司到北京選秀,就奧運的相關事項籌備公關宣傳。方方認為,應該在申奧成功時就開始這樣的准備,也許在火炬傳遞中的情況就會很不一樣。這方面,香港就做得比較扎實,僅為迎接奧運聖火,就彩排了兩次。方方認為,在整個觀念上香港比大陸更接近國際。他曾參加香港舉辦的一次《商業周刊》的全球峰會,之前香港政府就此做了很多公關宣傳工作 ,在主要的國際媒體雜誌上做了很多軟性廣告,背後還有很多游說工作,成功扭轉了某些國際媒體在香港回歸後提出的“香港之死”的誤導。當年香港富商李嘉誠屬下的和黃去收購海外港口,有人說他背後代表的是中國政府,但事件後來卻很快平息。方方相信,一方面對和黃的指控並不是事實;另一方面,和黃肯定有以公關的方式去化解矛盾。
方方覺得現在中國的外宣似乎太過于簡單,似乎就是派幾個藝術家搞幾台節目,或者是辦個畫展。他心目中最成功的外宣案例之一,是當年清華大學的建立。八國聯軍侵佔中國之後,清政府給八國都賠了錢,其他七個國家都把錢拿回國去,只有美國要求清政府出地,他們返還庚子賠款的錢,共同蓋一所大學,讓這所大學成為招募中國精英最有吸引力的地方,這批人來了以後先在清華學習,然後再到美國學習,這樣才能讓中國真正接受美國的思想。雖然清華大學後來發展的歷史,並沒有全按美國的初衷走,而是成為了中華民族百年來自強不息的精 神家園之一。“這發生在九十多年前,那時的美國也只是一個新興的發達國家,並不是世界霸主,當時就能做出這樣的事,成為最好的外宣例子之一。用你的錢來影響到你國家未來的領導人。美國眼光獨到,潤物細無聲,影響幾代人。”
作為新一屆的全國政協委員,方方今年首次出席“兩會”,特別留意到“科學發展觀”的英文翻譯。他問了身邊一些英文很好的香港委員,但沒有一個人可以馬上看 得懂“科學發展觀”的英文翻譯。方方感到,這些翻譯涉及今日中國最重要的治國理念,最重要的價值觀,雖然可能是“千錘百煉”的權威譯法,但都沒辦法讓世界 精英人才認同,這會是中國形象在國際社會建立時的阻礙。香港有國際規范的語言及行為准則,按國際慣例辦事情,中國應該善用這一平台。
從當年主要推動中國的貨物出口,到成為中國走向世界的窗口,香港的平台功能已經從原來僅是中國的商品出口變為投資出口、文化出口和形象出口。中國企業要走出去,中國人要走出去,中國的文化、精神要走出去。方方認為,這個“走出去”是有多重含義的,不僅僅是中國的企業去外國購買一個企業,這裡面包括對外宣傳,要拿出當年全民搞外貿的精神和氣勢來搞中國的外宣,只有把這件事情做好,中國的企業再去其他地方設廠、投資與收購才會融入當地的文化,被世界接受。循序 漸進地吸收利用西方文化,香港正是這樣一個中西文化交融、容易被國際接受的平台。
方方小檔案
一九八九年畢業于北京清華大學經管學院;一九九三年獲美國范德堡大學(Vanderbilt University)工商管理碩士;一九九三年在美國加入美林證券(Merrill Lynch)任經理;一九九六年任香港海裕金融集團董事;一九九七年任北京控股有限公司副總裁;二零零一年任摩根大通投資銀行(JP Morgan)中國部董事總經理;二零零六年任摩根大通中國首席執行官。全國政協委員,全國青聯委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