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5月28日電/臺灣聯合晚報今天發表社論指出,要來的,終究是躲不掉的!從今天凌晨起,包括汽油、柴油、燃料油、液化石油氣、天然氣等,統統都漲價了。沒錯,電價也要跟著漲。這比先前預告的油價漲價日期要早幾天,引發市場震撼,雖說也比先前預告的漲幅要稍小一些,政府亦宣稱已吸收了部分成本,並推出補助配套,但漲了就是漲了,民眾不得不花更多的錢加油了!
此時此刻,再去批評民進黨先前“凍漲”是如何不當,已無效果,畢竟人家都下台了嘛!至於埋怨新政府怎麼這麼狠,竟一次就漲這麼多,也有點多餘。國際原油的價格飆到這般田地,全世界所有大國的領袖全都沒轍,何況乎台灣的執政者?劉兆玄說“長痛不如短痛”,的確是老實話,但政府政策與民意感受之間的落差,倒是應好好檢討一番。
由於新政府沒上台前就說要“一次漲足”,而且期限都訂了出來,造成民眾的預期心理,結果儲油的儲油,囤積的囤積,公共安全問題令人擔心。其實,算盤撥一撥,搶油、囤油到底能用得了多久?省下多少錢?不如平心靜氣想一想:通貨膨脹的日子來了,究竟該怎麼過?
社論說,大家必須承認一個殘酷現實:油價恐怕不會再跌回去了,高油價時代已正式到來。第二個殘酷現實是:油價持續攀高,其它民生物價都要推升了,交通費用自不待言,光只一項電價上漲,所有由電力帶動的產業那一項不會漲?糧食、用水、鋼鐵、塑膠…,沒有東西不漲。也就是說,短痛之後還有長痛!
百物皆漲的另一面,是全球景氣衰退之勢並未休止,用最簡單的話說,就是人民的所得沒漲,但物價卻一路飆升,人們手中鈔票變薄了,購買力變低了,不愛消費了,當然生活方式也不得不變了。有些人也許被迫不開車,有些人也許生活更環保,這表示日子過得更辛苦了,應如何建設正面心態,以應對這種新生活方式?
社論最後指出,新政府最好有點心理準備,現在雖仍在施政蜜月期,但民眾的耐心不會拖太久。如果經濟新聞除了漲價還是漲價,而包括擴大內需的其它政策未能奏效,讓通膨吃掉了經濟成長,那麼劉“內閣”的施政能力將備受質疑。這是新政府的當務之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