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6月10日電/澳大利亞總理陸克文日前在澳亞協會上提議,希望在2020年前打造一個類似歐盟那樣的亞太共同體,以協調本地區經濟、安全、政治等各種問題。此後,陸克文開始了對日本和印尼兩個亞太地區大國的訪問,據信有關成立“亞太共同體”的倡議也是他此行的一個主要議題。在亞太地區已經有了亞太經濟合作組織、東南亞國家聯盟等地區組織的情況下,澳大利亞為什麼還要建議成立“亞太共同體”呢?
國際在線的報道說,陸克文所倡議的“亞太共同體”涵蓋了中國、美國、日本、印度和印尼等地區大國。根據他的設想,到2020年,這一“共同體”將成為比現有的亞太經合組織、東盟及東亞峰會更具廣泛影響力、使地區各國間合作更加緊密的地區性一體化組織。如同歐盟那樣,亞太共同體將作為亞太地區國家強有力的代表,不僅在協調本地區事務上發揮重要作用,更能在國際事務中擁有更大的發言權,提高地區國家的國際影響力。
“亞太共同體”的倡議,充分體現了陸克文政府對亞洲地區的重視。澳大利亞在文化、社會形態和制度上對西方國家有較強的認同感,但是由於其特殊的地緣位置,澳大利亞又對亞洲國家有著較強的依存和需要。中國和日本分別是澳大利亞的第一大和第二大貿易伙伴國。在經濟方面,澳大利亞與亞洲國家的相互依存度和互補性遠遠超過遠在大洋彼岸的美國和歐洲國家。目前,由美國經濟衰退帶來的輸出性通貨膨脹已經使很多國家受到了影響,澳大利亞也不例外。儘管能源價格上漲讓這個自然資源豐富的國家從中收益不少,但數據顯示,澳大利亞正在經歷著16年來最為嚴重的通貨膨脹。因此,經濟上務實的澳大利亞需要尋求地區間國家的共同合作,創立一個新的國家間的合作模式,來應對可能的經濟衰退,能源價格上漲以及環境和氣候變化的全球性問題。
此外,陸克文意識到了要使澳大利亞在國際舞臺上發揮更大的作用,不能只是做美國的“小兄弟”,不能只拘泥於“澳美同盟”。澳大利亞需要在安全、反恐等很多問題上尋求亞洲地區國家的合作與支持,更希望自己以地區強國的形象出現,主導地區發展與合作,從而更大地發揮其國際影響力。這一點從陸克文一直旗幟鮮明地反對布希政府發動的伊拉克戰爭可以看出來。去年11月當選後,他就承諾將從伊拉克撤出作戰部隊。本月2日,他在議會發言時又批評其前任霍華德貿然追隨美國,使澳大利亞被拖入一場“建立在謊言之上的”伊拉克戰爭。倡議成立“亞太共同體”,是陸克文在上任時承諾的“在未來三年裏使澳大利亞以‘富有創造力的中等強國’的形象出現在世人面前”的外交理念的一個具體的實施。
一個強大的“亞太共同體”顯然令人怦然心動。澳大利亞廣播公司的一項調查顯示,有75%的網民贊同“亞太共同體”,只有25%的人表示反對。但是在表示支持的人群中,有40%的人認為“亞太共同體”在具體實施上面臨著很多困難。也有人對是否有必要成立這樣一個新的組織提出了疑問。分析家們普遍認為,要將地區間政治、經濟、文化差異比歐盟國家要大得多的那麼多亞太國家聯合起來,且要在2020年前打造出一個類似於歐盟的共同體,難度非常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