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中國軍隊抗震救灾 十八般兵器齊上陣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6-12 16:01:47  


 
  軍民戮力,共紓國難。當灾難驟然降臨、無數生命在呼救的時刻,我軍首次大規模征用民航運輸力量,成千上萬子弟兵飛越關山奔赴重灾區;當灾區通信中斷、信息傳遞梗阻的時刻,部隊又緊急征用地方通信資源,構建起軍警民一體的通信保障體系;當唐家山堰塞湖險情危急、官兵開挖泄流渠缺少工程裝備的時刻,民用“大力神”——“米-26”直升機穿梭往來,幾十台大型機械緊急吊上堰塞壩…… 

  應急如應戰,救灾即打仗。爲了在瞬間極大地提高裝備保障能力,必須依托高效應急動員機制,把社會保障潜力快速轉化爲保障實力。這次救灾,我軍在裝備應急動員方面進行了成功的嘗試—— 

  緊急關頭,國家發改委啓動應急裝備保障預案,迅速從全國各地爲部隊調集了280台、價值2億多元的大型工程機械;關鍵時刻,四川省國動委又在總裝備部的協調下,爲救灾部隊征集了一批工程機械和操作人員,成爲部隊完成灾區建設的利器。 

  裝備應急動員,重在機制,功在平時。近年來,軍地陸續出台了物資動員征用辦法、高技術裝備器材征用辦法、高新技術武器裝備支前保障力量動員規定等法規,大大推進了新時期軍民一體化裝備保障動員機制建設。在這次救灾中,成都軍區針對繁重的裝備保障任務,調動數十家地方企業,實現人裝伴隨保障,收到良好效果。今年年初,總裝有關部門還開展了非戰爭軍事行動和特種作戰裝備論證研究。 

  綜觀抗震救灾實踐,不難發現,和應對戰爭一樣,完成多樣化軍事任務,裝備保障必須依靠全社會的力量,實施軍民一體的整體保障,必須建立一套軍民結合、平戰一體的裝備保障動員機制。 

  抗震救灾還在繼續,但我們堅信:讓保障偉力植根于社會,就一定會打贏這場抗震救灾仗。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