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改革是推動中國新聞出版業發展的巨大動力,否則就有可能在市場經濟的大潮中成爲一個個孤島。 |
中評社香港6月21日電/一年來,紙價一路上揚,報紙成本更是于本月達到十年來新高,而由于新興媒體的大肆蠶食,報紙廣告市場份額却是連年遞减。據中新社報道,業內人士指出,在成本上升和廣告額下降的雙重夾擊下,中國報業利潤已微薄似紙,追求低價發行和規模擴張的中國報業正面臨“拐點”。
“近日,國內幾大新聞紙廠陸續發出漲價通知,從六月一日起將新聞紙市場價格每噸上調五百元人民幣。”北京青年報現代物流有限公司總經理段鋼告訴記者,這已是去年八月份以來的第四次漲價,目前新聞紙已累計每噸上漲一千四百元人民幣,每噸接近六千元人民幣,爲近十年來最高。
作爲世界最大的報業市場,二00七年,中國報紙日發行量達一點零七億份,新聞紙用量三百五十萬噸。數據顯示,在報紙的生産成本中,紙張成本約占六至七成。而每張報紙的紙張和印刷成本約爲零點二元左右。以一份四開五十六版、日發行量五十萬份的都市類報紙爲例,印刷、發行成本約爲兩元,而售價通常只有零點五至一元,以每份虧損一元計算,一年可産生一點八億元左右的巨額虧損。
同時,中國報紙廣告的市場份額却呈顯出持續减少趨勢,報業經營難度連年加大。數據表明,去年中國報業廣告收入增幅僅爲百分之六,加上版面折扣與實際到賬率兩大指標,實際增幅不到百分之一。“考慮到物價整體上揚因素,可以說,報業廣告實際上未增反降。”河北大學媒介經濟研究所所長、媒介經濟學家曹鵬日前接受記者采訪時說。
目前內地多家報紙,尤其是都市類報紙,面臨嚴峻的經營形勢。“這次新聞紙漲幅很大,對廣告份額連年下降的中國報業來說可謂雪上加霜。以往報業同行在一起談論的主要是利潤多少,而今話題已經改爲虧損多少。持續的紙張漲價,幾乎把報紙逼到絕境,想‘絕處逢生’,必須變革。”曹鵬說。
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全國的晚報、都市類報紙進入了厚報時代,大幅度提高了新聞紙的消耗量。相當部分都市類報紙以虧損發行來獲取高發行量,吸引更多廣告客戶,靠廣告收入補貼發行的模式來獲利。但目前中國很多依靠低價甚至賠本發行,以及通過發行規模獲得廣告回報來贏利的報紙正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戰,中國報業面臨轉型。
“報紙的成本幷不是無法消化,因爲市場中免費報紙都能生存,關鍵是要調整機制,按照市場廣告導向來運作。”曹鵬認爲,由于網絡與手機等信息渠道的迅猛發展,報紙的傳播效果本來就持續遭受著分流與弱化,尤其是在觀念與機制上,網絡與移動通信都比報業更靈活、更開放也更有優勢。作爲社會公益事業的報紙,如今在成本上漲與收入縮水的雙重壓力下,更需要政策的扶植。
業內人士披露,中國報業體制改革醞釀突破,重點探索宣傳與經營體制“分開”,讓傳媒走向市場,探索出適合中國特色的報業體制模式。
新聞出版總署署長柳斌杰近日公開表示,改革是推動中國新聞出版業發展的巨大動力。事實證明,不改革,就難以應對國際文化競爭,新聞出版機構就有可能在市場經濟的大潮中成爲一個個孤島。幷强調,要進一步解放思想,打好新聞出版領域改革攻堅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