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旦出現問題,短期合同使熱錢可以隨時撤出中國資本市場。 |
中評社香港6月26日電/流入中國的熱錢到底有多少﹖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博士張明發佈的最新報告警告,2003年至2008年第1季度,累計流入中國的熱錢多達17,542億美元(約合136,828億人民幣),約為2008年3月底中國外匯儲備餘額的104%﹗張明強調:“一旦爆發金融危機,目前的巨額外儲未必如我們想像中的那麼充足。”
據香港文匯報報道,在這份題為《全口徑測算中國當前的熱錢規模》的報告中,張明運用調整後的外匯儲備增加額減去貿易順差與FDI(外商直接投資額),再加上貿易順差與FDI中可能隱藏的熱錢的方法,計算了03年至08年第1季度的熱錢流入規模。此外,根據利差、人民幣升值收益以及資產價格溢價,計算了同期內的熱錢投資收益。
5年賺4萬億 獲利近半
報告顯示,03年至08年第1季度,累計流入中國的熱錢為12,032億美元,熱錢在中國的累計收益為5,510億美元(以08年3月31日匯率計算,約合42,978億人民幣),二者之和為17,542億美元,約為08年3月底中國外匯儲備餘額的104%。
張明表示:“這足以說明,當前中國熱錢流入的規模是驚人的,一旦爆發危機,目前的巨額外匯儲備未必像我們想像中的那麼充足。因此,必須採取各種手段,控制熱錢的進一步流入,並未雨綢繆地防範熱錢大規模撤出。”
他表示,熱錢流入中國的動因,在於獲得利息、人民幣升值收益以及資產價格溢價。熱錢的投資對象大致包括銀行存款、股票、房地產三類。他指出,自從去年中國樓市、股市開始走低後,熱錢作為套利性資產,理論上是一定會從這些領域撤出的。但奇怪的是,從中國目前的國際收支數據來看,外資仍呈流入態勢。
游離民間借貸 隨時撤出
張明認為,一種可能是熱錢回到了中國境內的商業銀行中。由於人民幣兌美元升值形成的利差,熱錢每年也可以坐享12%的無風險收益。另一種可能,就是熱錢流向了中國沿海地區的民間借貸市場。外資通過向民營企業貸款,享受高額回報。由於內地不允許高額借貸,因此熱錢很可能設法通過各種方式逃過監管。例如,與民企簽署短期的股權併購合同,外資首先購買民營企業一定數額的股權,在數月後,再由民企從外資銀行處回購更大數額的股權,從而達到熱錢套利的目的。目前在內地,這些資本回購、以及在回購中出現的資產溢價都是合法的。
相比真正投資於中國生產領域的境外直接投資(FDI),這些民間借貸市場的外資很可能是游離性的。它們只與民營企業簽署短期合同,如果能夠持續盈利,則可以不斷續約。但是一旦出現問題,短期合同使得它們可以隨時撤出中國資本市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