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圖片:這是2003年2月5日拍攝的朝鮮寧邊核設施的衛星照片。 新華社圖 |
從朝鮮的立場來看,改善朝美關系直至實現雙方關系正常化將大大有助於在政治、經濟和安全方面獲得更大的活動空間,爲建設其一再標明的“強盛國家”創造有利的國際環境。
朝核問題從2003年8月舉行第一次六方會談至今,歷經迂回曲折,在磕磕絆絆中艱難前行。從2005年9月19日發表共同聲明,到2007年2 月13日通過《落實共同聲明起步行動》共同文件,再到同年10月3日發表《落實共同聲明第二階段行動》共同文件,六方會談的這三個重要文件象征著朝核問題從闡述立場、達成共識、消除分歧、付諸行動,到逐步深入的曆程。在這一過程中,幾乎每一個行動都伴隨著分歧和較量,也都伴隨著彌合分歧和消除對抗的智慧和堅韌。與《日內瓦核框架協議》所規定的"凍結"核設施相比,朝鮮從關閉、封存、去功能化直至炸毀冷卻塔,顯示了解决朝核問題已經進入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領域。
“棄核”之路依舊漫長
人們不難發現,無論是去功能化還是核申報,抑或炸毀冷卻塔的過程,有幾個現象值得玩味。
其一,這一過程都與朝美對話和關系改善有著緊密的關系。在此期間,朝美在北京、平壤、日內瓦、新加坡等地進行了多次直接對話,加强溝通,加深信任。
其二,這一過程離不開有關各方的合作。中國作為六方會談的東道主,其斡旋、協調的作用受到有關各方的重視和尊重。離開有關各方的合作,六方會談不可能取得如今的進展。
其三,這一過程也是一個開放的過程。例如在朝核設施去功能化問題上,不僅美國專家一直參與其中,而且中、俄、韓、日等國官員和專家也多次到寧邊地區進行了現場考察。朝鮮此次邀請外國媒體觀看炸毀冷卻塔幷進行實况轉播,則更具有開放的含義。
其四,這一過程與各方認同的“行動對行動”的原則緊密相連。無論是去年發生的朝鮮被凍結資金的轉移問題,還是核設施去功能化和核計劃申報問題,都顯示了一個不可忽視的問題,在履行六方會談共同文件方面必須具體落實"行動對行動"的原則,任何單方面的施壓都只會招致拖延時間,阻礙進程的後果。
炸毀冷卻塔的一聲巨響雖然象征著朝核問題將進入一個新的階段,但並不意味著朝核問題今後的路程將一帆風順。要最終實現朝鮮半島無核化,幷建立東北亞和平安全機制,道路依然漫長而曲折。有人早就說過,解决朝核問題猶如登山,不時會遇到障礙。不過,只要不停頓地攀登,總有一天能登上頂峰。 |